古代上进士,必须要有钱。
去省会考试,那不是普通人能够承担的。
都是家族。
看看苏州出了多少状元呀。
范仲淹当大官后,买了千亩地,作为家族义田。
从此后,家族出来了无数的文人。
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人,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失去了生活来源的母亲为了养活他
,不得不改嫁给一个姓朱的人,于是,范仲淹也就跟着姓朱,取名朱说了。等到范仲淹
长大后,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不愿再寄人篱下,于是就哭着告别母亲,去外面求学了
。等到他中了进士,当了官,这才将母亲接回来赡养。在与母亲商议后,他上书朝廷,
提出了复姓改名的请求,经皇帝批准,进士朱说正式更名为范仲淹。这样一个自强不息
的励志故事很快在朝野上下不胫而走,范仲淹的关注度立即飙升,成为那一届最受瞩目
的一名进士,人们对他的兴趣度甚至超过了新科状元。
带着这样的明星光环,范仲淹踌躇满志地走上了仕途。但遗憾的是,他那位艰辛抚育儿
子的母亲却没能看到儿子的多少风光,很快就去世了。根据古代的礼制,范仲淹也不得
不中断他的仕途,回家守孝三年,称为“丁忧”。古人之所以把“丁忧”的时间设为三
年,据说是孔夫子规定的,人生下来至少有三年时间是要在父母的怀抱里长大的,所以
,替父母守孝三年其实也不为多。但问题是,在官场中隔绝三年,谁知道三年后的政治
环境又是怎样?这也是后世的张居正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不愿回家“丁忧”守制的原因。
但范仲淹不一样,他一直是有强烈道德感的,弃官守制对他来说是不用考虑的问题。道
德形象也是一个官员必备的形象,范仲淹从一开始就勉力在树立这样的形象。
恰巧在这个时候,也正好有个机会找上门来:南京的知府晏殊要为应天府书院找一位新
校长,考虑到范仲淹原本就是应天府书院毕业的,再加上进士及第,道德学问也有目共
睹,所以就把聘书送上门来。范仲淹就这样出任了母校的“山长”(校长)。
应天府书院是北宋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进士的“录取率”一直高居前列,朝廷中的很
多官员都出自这个书院,这给范仲淹构建了一张很好的人脉关系网,为他以后的仕途打
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而学院的生活也更加坚定了范仲淹振兴儒家理想的信念,完善了
他作为一个“神一样存在”的正人君子形象,使得他的人品行止犹如一块丰碑,耸立在
历史的长廊中。
我们今天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无不感佩于他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博大情怀。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时候正是他推行“庆历新政”失败、遭遇
人生低谷的阶段,而且,许多学者查阅了《范文正公文集》《范文正公年谱》等有关史
籍,发现范仲淹其实一生从未到过洞庭湖,更未登过岳阳楼,他只是根据滕子京送给他
的一幅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瀚场景、岳阳楼的万千气象。但不管怎样,范仲淹却喊出了
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宝贵思想,鼓励了后世诸
多的仁人志士。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意识,是宋朝文
人一种精神上的自觉。并不是范仲淹个人的精神无端地感觉到此,这其实已是一种时代
的精神,早已隐藏在同时代人的心中,而被范仲淹正式呼唤出来。范仲淹的伟大之处在
于喊出了时代口号,扛起了儒学复兴的一面旗帜。
说到范仲淹,我们今天不说他的历史成就,只说说跟家庭有关的那点事,以及与此相关
的那种时代精神。
在儒家的传统思想中,有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也就是说一个人
先要搞好自身修养,然后要把家庭搞好,接下来,才可以治理国家平定天下。范仲淹因
为有这么一个贫苦的出身,所以非常注重个人和家庭的伦理,也很关注民生疾苦。在处
理政务时,往往从个人、家庭的角度出发将心比心。
有一次,江淮大旱,百姓流离失所,范仲淹上疏请求朝廷安抚救济,仁宗皇帝没有及时
批复,他就很不客气地批评道:“如果宫中有半天揭不开锅吃不了东西会怎么样?”皇
帝被他打动了,立即派他前去救济。他呢,一刻不敢耽误,当天就出发,所到之处,开
仓放粮,免除一切苛捐杂税,努力帮助灾区百姓渡过难关。在回朝复命的时候,他还特
地带回几捆受灾群众所吃的一种叫“乌味草”的野菜,请朝廷传示给六宫贵戚,让大家
也尝一尝,希望朝中权贵知道民间疾苦。
还有一次,一位官员去世后留下年轻的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儿子,生活困苦,连回老家都
回不了。范仲淹知道后就发起了爱心捐款,他自己也以身作则,慷慨解囊,把一百贯俸
禄全部捐赠给了孤儿寡母。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孤儿寡母拉着一船财物回老家,万一
半路上遇到拦路抢劫的怎么办?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范仲淹特地写了一首诗贴在船上
,最后一句特别强调“此是孤儿寡母船”,当然,落款也很重要,范仲淹的大名题在上
面,沿途的强盗劫匪看了都受感动,没有人去动这艘船。《青琐诗话》记载了这则故事
,这则故事的高明之处在于,范仲淹既保护了孤儿寡母,同时也为自己倡导的精神作了
宣传。
范仲淹以廉洁为民自律,也最恼怒那些当官不为民做主的官员,他当了宰相后,对这样
的官员往往在官名册上一笔勾销。他的改革盟友富弼看到这种情形,还有些于心不忍,
劝他说:“你这一笔勾得痛快,但被你勾掉功名的人和他的一家人可都得痛哭了。”范
仲淹回答也很爽快:“一家哭,哪里比得上一路哭!”
范仲淹文武全才,做官做到宰相,但母亲为生活所迫改嫁朱家的事还是对他有较大的影
响,大概是想起自己幼年范氏家族中无人抚恤他、让他寄人篱下的痛苦,公元1050年,
他在家乡苏州买了1000多亩地设立了范氏义庄。
所谓义庄就是一个人拿出自己的田地,作为公产,养活同宗的族人或者赡养同族的贫苦
人。范仲淹的这1000亩田地就租给外人耕种,地租拿来作为全族人的福利。
范氏义庄有明确的赡养抚恤章程,比如凡是族人每天可以领一升白米的口粮;每年冬天
,每人领绢一匹,儿童减半;凡嫁女的领钱30贯,娶媳妇的领钱20贯。当然,不鼓励二
婚、三婚,第二次娶亲就不能再领了。参加科举考试的可以领钱10贯,支持再接再厉坚
持不懈地去参加考试,第二次去参考,仍可领钱5贯。至于那些穷苦的族人,上无片瓦可
以安身的,义庄提供免费的经济适用房外加无息贷款……
按照这些规定,范氏家族中的人,平时的生活基本需要均可得以保障,婚丧嫁娶等重大
事项的经费也不用担心。当然了,义庄也对族人的行为规范作了相应的规定:比如不能
偷砍祖坟及其附近的树木、不能欺负佃户、义塾,也就是免费学校的学生不能在学校里
饮酒作乐等等,归纳起来也可以看作是范氏义庄的“基本守则”。
到后来,范氏义庄甚至还聘请了专门的职业经理人。并且以工作业绩决定薪酬标准,比
如,如果能做到保证每个族人都领到月粮,就给他奖励糙米20石。有权处理义庄事务,
不受他人干扰,董事会的个别董事,比如族长和老一辈们,也不能对他指手画脚。但是
,族人也有权监督和告发,后世通行的做法是到范仲淹的牌位面前讲理,由公众作出判
断。族人之间什么纠纷,当然也都采用这种办法。
范仲淹设立义庄就是在范氏家族内实行有田同耕、有饭同吃,从某种意义上说带有一些
平均主义色彩,这当然跟儒家的大同理想也是相吻合的,事实上,范氏义庄的设立也是
向政府备过案的,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就特地向宋英宗上奏,报告义庄的设立情况,请
求在政府备案,如有人损害义庄利益,请政府依法处置,以保护义庄不受侵犯。宋英宗
批准了他的请求,下令苏州的地方官准许备案,予以保护。
【 在 moon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想表达械斗第一,出路不是当兵就是做匪的粤西,是因为不卷所以才不怎么考进士
: 。
: 近三千万的粤西,明清进士不到100人,两院院士就四个。还不如全国如雷贯耳只有300
: ...................
--
FROM 123.1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