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datanotly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现在考二代云集。经过几十年的人才虹吸,北京聚集了大部分的省状元、奥赛状元等。省前10名、奥赛第一名,说出来还有点自信。省100名以后的,自己都不好意思提。
: 现在的情况就是:在北京,按照高考招生情况和出生人口,小学班里的前两名,才有可能上北工大。但是一个班里,家长是教授、博士的占一半,硕士以上占大半。为了争取班上前几名,北京家长就已经投了无数精力、金钱在上面,但是上个市属高校都费劲。
: 在目前高校名额不均衡情况下:
: ...................
怪谁?还不是怪自己。
只会埋头内卷,既不争平等,也不创造新机会,几十年来除了国家力捧的清北,其余在京的都是声誉大减,同期别的地方都搞出了自己的影响力。
招生机会上,一直明着暗着减招,全国独此一份,外地985哪个不是在当地顶格猛招。而且,通过花样繁多的合并重组,鸡犬升天,一大堆不知道是本是专的都给并进所谓的985了。
本地企业招人,张口就是主贴那种“6校”风“C9”风,配合减招,没机会进所谓名校的,也没机会在本地有个好出路。
我以前也拿北工大当笑话,但是孩子读书后看清现实,才觉得问题严重,多亏还有个北工大。
--
修改:redapron FROM 61.48.209.*
FROM 61.4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