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电子集成电路学科拥有全国第一的硬件设施:国家实验室、全国仅有的2个集成电路攻关大平台之一、全国仅有的2个芯片领域国创中心之一、江苏唯一且全国仅有的8个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之一、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首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省部级工程中心,全国顶尖师资
6. 南大微电子和固体电子学国家重点学科、无线电物理国家重点学科是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的重要承建学科。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被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列为中国大陆实验室榜首!
7. 2023年,南大新增全国仅有的2个集成电路攻关大平台之一,另一个在复旦大学。集成电路攻关大平台含金量极高,教育部每年支持经费5千万,另有巨额地方配套资金,集成电路产业一骑绝尘的江苏省只有南京大学获批!江苏的地理位置并不比京沪粤差,反而优势特别明显,江苏集成电路产量是上海的4倍,广东的2.5倍,北京的4.7倍,浙江的5.5倍,安徽的64倍!南大的主场明显是整个江苏,而不是只有南京!
8. 2023年获批目前为止全国仅有的两个芯片领域国创中心之一——南京大学开源芯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由王欣然教授负责
9. 2021年,南大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入选江苏唯一、全国仅有的8个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之一!
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是国家在高校设置的最高标准、最大投入的产学研三位一体创新平台。截至2023年3月,全国只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八所大学获批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国家在以上每校投资约3.4亿元建设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另有地方巨资配套。华东地区只有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获批!集成电路产业一骑绝尘的江苏省只有南京大学获批!
10. 2023年南大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新增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遥居全国第一!
2023年2月新增南京大学微纳芯片设计及先进制程工艺全国重点实验室,且南大为牵头单位!
2023年3月新增南京大学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苏州校区),由苏州与南大合作建设。
11. 南大电子学院作为第二单位获得了首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
12. 南大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拥有多达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省部级工程中心,在国内一骑绝尘!
江苏省集成电路先进制程工程技术联合实验室(苏州校区) ,拨款7000万元(南大是牵头单位,联合苏州实验室合作建设)
南京大学智能光传感与调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2-09-29(与常州武进共建)
南京大学精准光子集成与系统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022-09-29(与常州武进共建)
国家发改委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联合工程实验室
南京大学极端性能光电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3年新增
南京大学半导体节能器件与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
光电材料与芯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重点学科实验室
江苏省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电磁波先进调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非并网风电与高载能工程实验室
江苏省固态照明与节能电子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光通信系统与网络工程研究中心
13. 南大电子学院由南大与14所共建,14所在相关领域研发实力世界数一数二,14所的顶尖专家同时也是南大电子学院兼职或双聘教授
14. 南大电子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师资力量全国顶尖。集成电路产业一骑绝尘的江苏共拥有多达8位电子信息类两院院士,仅次于北京,他们是郑有炓、吴培亨、张乃通、贲徳、于全、吕跃广、张光义、黄如、崔铁军,其中2位是南大全职院士(郑有炓、吴培亨),3位是南大双聘院士(贲徳、于全、张光义),1位是南大兼职院士(吕跃广)。有时候也将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包含在电子信息类,则江苏共拥有多达1位电子信息类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周志华和10位电子信息类两院院士:谭铁牛、吕建、郑有炓、吴培亨、张乃通、贲徳、于全、吕跃广、张光义、黄如、崔铁军,其中9/11任职于南大!南大在长江、杰青、长江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优青等其他高端师资领域优势更大。
--
FROM 54.24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