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从华东某地到南京只有绿皮车,从窗户爬上去的,上面的人往下推,只能找个不往下推人的窗口爬,一路到南京站了17个小时,厕所都站满人,到北京34个小时,也站满人,当时学校的位置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那时坐火车后都得缓个三、四天。
【 在 Guandonghu 的大作中提到: 】
: 南邮学校是二本,但好多专业在南方好多省份是在一本里面招的。那时上学交通还是考虑的因素,北京的地位跟吸引力也远远没现在那么高,很多高分报南邮不报北邮的,另外你或许理解不了,那时在南方的很多电信局里,南邮的势力比北邮强。中兴华为毕业于南邮的高管也比北邮多。当然,吊打北邮是不可能,但不排除在某些省份分数线比北邮高,高分的比北邮高。毕竟二本有机会接收考清北落榜的,北邮可没机会,在先填志愿后考试的年代,一本报清北的平均还是比一本报北邮的强。
--
FROM 123.11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