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在现在的网络讨论中,很多人认为是中心成就了你,依托平台你才能拿到国家杰青项目,但你取得成就之后,抛弃了平台。 薛鹏:首先,杰青项目是一个个人项目,看的是个人的成果。在其他项目里,你可能会提到,我的项目团队有院士、有长江学者,看起来团队很强,即使我作为负责人实力弱一点,但我的团队很强,这是可以的。但杰青项目,只有一个负责人,你只允许写个人的成果,甚至不能提这个中心除我之外,其他人都特别厉害,所以你应该资助我。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家说依托平台拿到杰青项目,我不能理解,是想表达平台的硬件条件优越?还是指有平台会帮助运作?这些都跟项目评审原则完全相悖。 我的科研能力和独立性比较强。在这一点我觉得不会有太多人来反驳。 在人才帽子的评选问题上,发生政策倾斜,有可能会对于中西部地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部位于四川绵阳)的人才而言。但我从东部来到北京(计科中心位于北京),有哪些政策的倾斜?据我了解,中心从2009年成立到现在,任职期间申请到杰青项目的,我是第一个,2023年还有一位老师获得了杰青项目的资助,就我们两个。 当然,你如果说,我一直在其他单位,就申请不到杰青项目,也非常有可能。科研界与其他行业一样,竞争非常激烈和残酷,每个人在申请项目时,付出的努力都很大,甚至也不排除运气的成分。我没办法对没有发生的事情做假设。 我是从最底层的科研人员一层一层闯关过来的,所以我自己都在讲,如果是之前,我看到这样一个人诉苦,也很难跟她共情。现在这个阶段的我,已经获得了很多认可,相比更早阶段的我,处境肯定是好一些。但不管是谁,遇到了不公平不合理的事,都有理由为自己的权益发声。
--
FROM 183.19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