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纯扯了
我是考前填志愿年代过来的
清北实际录取分数线在那个年代也是断崖式领先的
这个查调档线更有说服力
为什么个别年份有清北录取分数线很低的情况
是因为当时有人报考后刚上调档线
在专业上没有选择而权衡后放弃
如果恰好那年前面的一路放弃
而基础招生任务又没完成
有可能出现个别年个别专业个别人录取分数特别低的情况
另外别以为那个时候没有平行志愿风险很大
实际比较好的高中和某些高校是有“协议”的
比如我的高中是和武汉某高校
如果清北滑档且高于那所高校调档线10分是保证可以录取的
掐尖在哪个年代都是存在的 只是方式方法问题
我高考是高于清华调档线1分 高于北大调档线6分
全省裸分排名310多名供参考
清北加起来录取170多
跟现在区别没那么大
我班上比我分高没去清北的
一个北师大 一个人大 一个香港大学 仅此三人
PS:清北的专业实际是跟招生老师谈的 跟填报的有关系但关系不是那么大
【 在 maxwell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上,实际上根本上不了,当年武大也只是看起来有60%能上北大,实际上这帮人除了极少能捡漏的,在哪个年代哪个制度下都上不了北大,这就是群体博弈的结果,要么稳稳上武大,要么冒险报北大然后极大概率被刷,实力不行就别想着无风险上北大。
: 以前,北大和其他大学区别不是很大。没有现在这么高高在上。
: 以前报考,基本上都趋于保守,否则就是去二本。
: ...................
--
FROM 116.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