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为民国的时候清华有钱,庚款美国退回2600万两白银用于办学(是分很多年逐年退回)。京师大学堂每年的办学经费是20万两,多时达到30万两。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另外清华是靠现代化的考试从全国遴选幼童入学八年后留美。这些孩子智商都是过硬的。所以很快就声誉鹊起成为国内翘楚。民国时吸引力肯定是最高的。
北大是建国以后汇文理学科之大成,才和清华在声誉上并驾齐驱的。
【 在 lugc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直很好奇这一点
: 我小时候清华的名声如雷贯耳,高三以后才知道北大不输清华。连老家的不识字的农民兄弟都知道清华大学
: 当然讲历史的话,清华在民国的绝大多数时候水平和吸引力都超过北大,民国时候中学生都认清华。
: ...................
--
FROM 115.1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