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分洪区,东滨荆江,西临虎渡河,南抵黄山头。东西宽13.55公里,
南北长68公里,面积921.34平方公里,地面高程32.8一41.5米,蓄洪水位42.00米时,设计蓄洪容积54亿立方米。工程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主体工程包括进洪闸(北闸),节制闸(南闸)和208.38公里围堤。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当长江出现特大洪水,为缓解长江上游洪水来量与荆江河槽安全泄量不相适应的矛盾,开启北闸分蓄洪水,确保荆江大堤,保证江汉平原和武汉市的安全。同时利用南闸(节制闸)控制由虎渡河入洞庭湖流量不超过3800秒立方米,以减轻洪水对洞庭湖的压力。
荆江分洪工程于1954年首次运用,先后三次开闸分洪,最大进洪流量7760秒立方米,最大降低沙市水位0.96米,分洪总量122.6(125.9)亿立方米,对确保江汉平原和武汉市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荆江分洪区建有安全区21个,面积19.58平方公里,安全区围堤长54(52.78)公里(涵闸23座)。分洪区围堤全长208.38公里(其中:南线大堤22公里,荆右干堤95.80公里,虎东干堤80.58公里)。南线大堤属于分洪区南端,从藕池至南闸,全长22公里。南线大堤闸站3处;荆右干堤从藕池至黄水套至白家湾至陈家台至太平口,涵闸4处;虎东干堤从太平口至黄山头,涵闸6处。
【 在 bom 的大作中提到: 】
: 历史上长江哪段曾经泄洪过?
:
--
FROM 185.1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