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印度:南方富、北方穷,印度的南北差距为什么如此之大?
全球十大经济体当中亚洲占了三个,除中国和日本之外,还有印度。印度被称为是经济
增长最快,也是最不平衡的新兴经济体,因为其本土贫富分化问题非常严重,不仅资本
、财富被少数富人垄断,就连南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着云泥之别。
印度南北分界线是中央邦的温迪亚山脉,山脉以北的地方为北印度,主要城市有新德里
;山脉以南的地方为南印度,主要城市有孟买、班加罗尔和金奈。然而,据数据统计,
印度南部的经济发展水平要远高于北方。
▲GDP占比:马哈拉施特拉(孟买)14.11%,泰米尔纳德(金奈)8.55%,北方邦(勒
克瑙)8.05%,卡纳塔克(班加罗尔)7.9%,古吉拉特(甘地纳格尔)7.69%
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从地形地貌上看,北方条件比南方更容易发展农
业经济。南方位于大部分土地都处在高原地区,平原占地面积很少。而北方区域拥有恒
河平原,平原占地面积多,非常适合发展农业。
▲印度地形图
按理来说,北方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经济发展应该不会太差,可印度的发达地区
却普遍集中在南方,而北方的个别邦还是印度最穷的邦,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印度南富
北穷?而印度的南北差距从何而来?
▲印度各地人均GDP(单位:美元)地图,南方明显比北方高
一、雅利安人侵入,开启南亚侵略史
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在印度河流域,而印度河流域文明起初发现于哈拉帕地区,所以也
被称作是哈拉帕文明。在当时,哈拉帕有着较为发达的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并且已
经建成一定规模的城市网,而这一文明的创作者,就是居住在印度河流域的土著居民—
达罗毗荼人。
▲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流域虽孕育着灿烂的远古文明,但这个地方却并不太平,这与南亚次大陆的地形
地貌条件脱离不了关系。南亚次大陆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至印度洋版块的位置,北部是
喜马拉雅山脉,东部是若开山脉,西部是苏莱曼山脉,而南部是印度洋。
▲南亚次大陆地形图
按理来说,这些山脉应该是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结果西北部兴都库什山脉偏偏开了缺
口(开伯尔山口),把全封闭的隔绝地形变成半封闭地缘地带,为后来的外族打通了侵
略之路。
▲开伯尔山口
第一个侵入南亚次大陆的异族是发端于南俄平原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公元前1750年
左右,雅利安人驾马拉战车从次大陆西北部山口进入印度河流域,用武力征服了没有军
事战斗力的达罗毗荼人,将其城市文明占领后,创建了吠陀文明。
达罗毗荼人则被赶到了南部定居生活,所以二者的身份有了地域上的转变,原来的土著
北方人转变成南方人,而外族却成为了后来的北方人。
▲雅利安人迁徒
雅利安人的到来,开启了南亚次大陆被外族蹂躏的历史,其北部长期以来都处在不断被
强国邻邦侵扰的黑暗时期。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除了上述提到的“南亚次大陆的地形
地貌”外,还跟印度的种姓制度,以及四分五裂的政权有关系。
雅利安人把自己看成是优等种族,为了彰显地位,炮制出种姓制度的模型。刚开始是以
肤色划分等级的,他们是白皮肤的高加索人种,所以把黑皮肤的达罗毗荼人划为最低种
姓。后来从印度河流域向东扩张到北部恒河流域之后,雅利安人不断融合了达罗毗荼人
的文化风俗习惯,从游牧民族转变成了农耕民族。
开启农耕生产之后,印度雅利安人的社会生产力开始提高,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形成,并
诞生出了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是彼此共生的,这一时期的雅利安人认为以黑
白划分等级,已不能满足当下社会的演变,所以为了赋予各个阶级不同的权力、职业、
以及地位,他们创立了瓦尔那制度(种姓制度)。
▲婆罗门教是从吠陀教演变而来的,而吠陀教是由雅利安人的部落信仰与达罗毗荼文化
结合而成的
瓦尔那制度使印度的社会结构出现分散性的特征,因为其清楚划分出婆罗门、刹帝利、
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阶层。不同的等级阶层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生活。雅利
安人受其影响,逐渐分割成多个部落集团,遍布整个南亚次大陆北部。
到了吠陀时代后期,各集团之间彼此相互隔阂,甚至产生敌对关系,所以他们开始从部
落过渡到国家,在北部建立起以血缘和地域为基础的十六雄国。十六雄国的出现标志着
吠陀文明的结束,北印度由此进入到列国时代。
群雄并举的列国时代战争频发,各种姓已无法维持原来的社会秩序,加上婆罗门教的祭
司特权多,祭祀形式还繁琐,其宗教教义不能再满足人民的需要,因此反婆罗门教的沙
门思潮开始兴起。
沙门思潮是其他宗教思想流派的总称,主要代表宗教是佛教,其创始人是维护刹帝利种
姓利益的释迦牟尼,所以佛教的兴起也是刹帝利种姓的崛起,刹帝利取代了婆罗门成为
最高种姓。
当时的佛教受到十六雄国中最强王国“摩揭陀国”的支持,发展到孔雀王朝时期更是到
达鼎盛阶段。因为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阿育王坚持“以佛治国”,不仅在全印大力推
广佛教,还把佛教从印度本土宣扬到了世界,使其在亚洲各地广为流传。
▲摩揭陀国遗址,孔雀王朝是摩揭陀的奴隶制王朝
孔雀王朝建立了印度史上第一个帝国政权,将四分五裂的王国逐个兼并之后,统一了南
亚次大陆北部。到了阿育王一代,更是为了扩充疆土,向南部的羯陵伽王国扩张,并且
在完胜羯陵伽之后,基本征服了南亚次大陆上的绝大部分领土。
虽然建立了统一政权,但北部帝国中心对南部等周边地区控制非常松散。原因是南北地
区沟通困难,次大陆内部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封闭性特征,南部位于德干高原的位置,
被众多河川切割,内部残丘地沟很多,加上南北之间被温迪亚山脉阻隔,交通非常不便
。
正是因为地理内因,才给印度创造了有力的分裂环境,所以阿育王一死,孔雀帝国迅速
瓦解,南部脱离了统治,而北部陷入分裂状态。
▲紫色区域为孔雀王朝领域,温迪亚山脉为南北线
二、本土宗教发展,伊斯兰占领北部
笈多王朝时期,婆罗门教以印度教新身份复兴,当时出现一位宗教改革者商羯罗,他吸
收佛教的优良之处,将婆罗门教逐步改良成印度教。印度教兴起之后,并没有对佛教及
其他宗教进行打压,所以这一阶段的印度宗教,都在以不同形式自由发展。
可惜这种局面还是随着笈多王朝的瓦解,以及外族入侵而幻灭。因为北部重回小国林立
时期,印度教在北部的发展开始呈下降趋势,而南方因地形原因极少被外族侵扰,政治
经济发展较为平稳,印度教开始把活动重心转移南方,在南部扎根发展。
南部居民除了由达罗毗荼人构成以外,还有一部分是雅利安人与达罗毗荼人通婚及同化
出来的民族,比如泰卢固人、大拉塔人等。南部被雅利安人文化渗透之后,也形成了种
姓制度,但他们的种姓制度比较稳定,印度教在南部的发展更顺利。
▲南部印度教安曼神庙遗址,16世纪开始被修复
北部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崛起的伊斯兰势力开始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其实早在公元8世
纪的时候,就已经有穆斯林商人进入印度境内,他们与当地人通婚之后,形成了印度最
早的穆斯林居民群体,为伊斯兰教在印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来阿拉伯人打开印度门户,用军事手段占领西北部信德之后,穆斯林才开启对印度的
征服统治。
由于阿拉伯势力没有深入到整个北部,所以他对印度的政治影响不深,真正对印度造成
影响的是中亚地区崛起的穆斯林。他们是军事实力很强的突厥人,很快就将四分五裂的
北部占领,在北部建立起第一个伊斯兰教政权德里苏丹国。
▲德里苏丹国时期的宣礼塔
德里苏丹国早期的伊斯兰教还处在缓慢发展的阶段,因为当时印度境内的穆斯林人口有
限,大部分都是阿拉伯人以及后来迁移过来的突厥人,加上本地宗教也在对伊斯兰教进
行抵抗,所以改信伊斯兰教的当地居民不多。
后来他们通过强硬手段,逼迫当地人信仰伊斯兰教,并残害佛教僧侣,致使佛教在印度
本土消失之后,改变了印度的宗教政治格局。
到了16世纪,德里苏丹国被具有蒙古血统的莫卧儿帝国取代。莫卧儿帝国是印度最后一
个封建王朝,其最后一位君主奥朗则布是一名狂热的伊斯兰教教徒。为了把伊斯兰教变
成莫卧儿帝国的正统宗教,他执行反印度教政策,不仅对印度教教徒赶尽杀绝,还将其
寺庙逐一铲平,改建成清真寺。
▲莫卧儿帝国皇家清真寺“贾玛清真寺”
为了巩固政权,他将大量土地分封给伊斯兰教封建主,导致帝国疆域面积大大减少。所
以为了扩充领土,他开始向德干地区南下扩张,当时除了印度半岛最南端土地之外,基
本统一了南北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印度史上第二个政权相对统一的帝国。
穆斯林的侵入给了印度本土宗教很大的冲击,他们激进式的统治,不仅改变了印度教占
优势的局面,还给了佛教毁灭性的打击,最后激起了民族宗教矛盾,当时印度境内接二
连三爆发了反穆斯林政权的起义。
▲莫卧儿帝国不同时期版图
南部由于山高皇帝远,在起义爆发之后相继脱离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而北部的伊斯兰教
封建主为了征伐抢夺北部领土,也开始叛出莫卧儿帝国,加剧了帝国的分裂。
北方长期以来都在被异族外教袭扰,阻碍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结构及其不
稳定。而南方受益于地形阻隔,不容易被异族势力袭扰,能够较为平稳的发展自己的政
治经济文化,到了殖民时期更是与北部拉开了距离。
进入殖民时代以前,印度还处在莫卧儿帝国的统治当中,直到奥朗则布去世之后,莫卧
儿才开始走向衰弱灭亡。
由于莫卧儿对南部的统治不是很稳固,所以衰弱之后,南印度就自成一个个独立的小公
国。而北印度则陷入内战频发、政权割据的混乱阶段,并且被邻邦强国侵扰。英国就是
在这个节骨眼闯进来的,他不仅结束了印度的封建时代,还拉开了印度殖民时代的开端
,完成了印度不曾有过的统一。
三、英国统治印度,南北之间的差距
英国入侵印度初期以东印度公司为代表,建立之初只是为了与印度进行贸易往来,积累
原始资本,所以是以和平贸易者的身份进入印度境内的。
印度南方领土虽比北方小,土壤环境也不比北方优越,但三面临海拥有良好的港口,会
有更好的贸易发展,东印度公司起初在南印度港口城市建立了大批的商馆和贸易据点,
经营丝绸、茶叶、香料等贸易商品。
▲东印度公司
渐进发展起来之后,他们为了确立自己的贸易地位,还在东部加尔各答、西部苏拉特、
南部马德拉斯及孟买建立了工厂,逐渐垄断了英印贸易,成为了英国在印度政治事务的
代理公司。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角色,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东印度公司通过1757年普拉西战役,征服了孟加拉、马德拉斯、迈索尔等土邦,成为了
印度土邦王公的宗主。与土邦建立起藩属关系之后,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对印度
开启了“花样掠夺”之路。
▲普拉西战役
印度土地实施的是原始公有制,持有者是农村公社,所以土地不能进行买卖。而英国到
来之后,开始在北方的比哈尔、孟加拉等地区实施固定税额制,不仅把从莫卧儿帝国手
中拿走的代理征税权,卖给了柴明达尔(对地主的称呼),还承认他们是保税区的地主
,导致北方土地全集中在富人手里,破坏了传统土地制度以及农民的利益,加速了农村
公社的破产。
东印度公司为了满足海外市场,还一味的生产经济作物,导致北方的孟加拉等地发生大
饥荒,破坏了印度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而完成英国本土工业革命之后,还以自由贸易
为由,对出口到印度的商品征收象征性关税,导致英国倾销到印度的工业品急剧增多,
对印度传统手工业造成沉重打击。
南方不怎么依赖农业经济,土地制度的转变对他们影响不大,而传统手工业虽然被摧毁
,但英国将很多棉纺织工厂都建立在了孟买,加上当时的铁路网基本围绕孟买、马德拉
斯等重要港口城市,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印度南部工业的发展,所以南方的政治经济道路
,会走得比依赖传统型经济的北方顺利很多。
▲英国为了推动货物运输,加强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在印度本土建成了铁路网,图为其
在南部马德拉斯地区建设的铁路
其实东印度公司殖民期间,也有带来一部分积极影响。他们为了促进贸易,在印度推行
西方教育,间接把英语普及向印度全境。西方势力侵入以前,南北方因为民族、宗教,
文化不同,常用语言也不一样,而英语普及之后有了沟通媒介,加强了南北方之间的联
系。
种姓制度也在英国殖民势力的冲击之下开始衰弱,工作以技能划分职能和分工,而不是
以种姓,社会地位也一样,只与工作、财产以及收入情况挂钩,减弱了种姓制度的影响
。而且他们还向印度移植了英国的法律制度,完成传统制度向近代资本主义法制的转变
。
这种影响在印度独立之后还在延续,南方独立后的社会转型比北方顺利,因为其重视教
育和卫生,建立了许多社会基础设施,而良好港口条件和铁路建设,也带动了工业化的
发展,再加上政治经济政策比北方好,吸引了不少外商投资,所以南方得到了更好的治
理。
北方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英国统治后期通过“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印度和巴
基斯坦分别独立,加上后来东西巴基斯坦分离,引发了很多民族问题和宗教矛盾,导致
印度北方的东部边境和西部边境极不稳定,一定程度影响了北印度地区的社会稳定。特
别是克什米尔地区刚好位于印度的西北部,经常会遭受到恐怖主义的袭扰。各种不利因
素叠加在一起,造成了印度北方经济落后南方的局面。
--
FROM 113.102.160.*
了解。
--
FROM 114.252.90.*
太扯淡了
【 在 PlayerUnkw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全球十大经济体当中亚洲占了三个,除中国和日本之外,还有印度。印度被称为是经济
: 增长最快,也是最不平衡的新兴经济体,因为其本土贫富分化问题非常严重,不仅资本
: 、财富被少数富人垄断,就连南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着云泥之别。
: ...................
--来自微水木3.5.5
--
FROM 121.226.48.*
不是一盘棋呗
--
FROM 223.104.3.*
北半球的国家基本都是南富北穷吧。。。
--
FROM 123.127.244.*
【 在 dex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半球的国家基本都是南富北穷吧。。。
美帝也是?
--
FROM 117.136.109.*
算上阿拉斯加
【 在 baitou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帝也是?
--
FROM 123.127.244.*
【 在 dex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算上阿拉斯加
阿拉斯加比阿拉巴马、夏威夷如何?
--
FROM 183.216.122.*
南方海岸线长,山地地形容易集中人口,北方海岸线短,大平原人口不容易集中。
--
FROM 219.143.187.*
俄罗斯肯定不是,两都肯定比南部的顿河流域、伏尔加河流域、高加索地区要富;意大利也不是,意大利是典型的北富南穷。
还有西班牙,最富的地方是北边的加泰罗尼亚
【 在 dex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半球的国家基本都是南富北穷吧。。。
--
FROM 111.207.15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