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有了解炕这玩意儿的么
现在炕用砖做支撑,上面覆青石板,以前用泥坯,家里孩子淘气的, 蹦跳会塌。
--
FROM 223.20.115.*
80年代北方县城有暖气的地方都不多,早几十年就是50年代了。炕是用很多土坯垒的,土坯被烧热了把灶口堵上,不再进冷风,上面的被褥导热性不良,慢慢散热一晚上毫无问题。
【 在 idforgott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真没见过
: 大学时(80年代)问北方同学被告知早几十年就是暖气片了
: 读研去了长春也没见过烧炕的
: ...................
--
FROM 223.104.39.*
一个通炕需要几百块土坯,一块土坯有20-30斤,瓦片蓄热比土坯差远了。
【 在 idforgott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看的网小里说是炕道里放碎瓦片什么可以蓄温,所以盘得好的炕只用烧个把小时就能挺一夜
: 感觉不是很靠谱
:
--
FROM 223.104.39.*
【 在 idforgott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真没见过
: 大学时(80年代)问北方同学被告知早几十年就是暖气片了
: 读研去了长春也没见过烧炕的
: ...................
我非常了解炕,炕还被韩国人申请了世界维护遗产。东北平原地区的炕大多数的燃料是秸秆,一般有两个热源入口。一个是隔壁厨房的做饭的土灶,热气穿墙计入炕内的空腔内,通常炕要内部要修成几个来回的回路,主要是为了增加烟气在炕内停留时间,第二就是从结构上做为炕面的柱子。然后冷却的烟气通过炕尾排进烟囱,排除户外。第二个热源口是,炕的正面会预留一个添柴口,可以把整捆的秸秆燃料放进去,这主要是单个灶的热源不够的情况才使用。炕面可以是土坯制成,也可以是用混凝土砖块制成,一定要在土坯或砖面上抹上多层厚厚的黄泥,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为了防止烟气泄漏出来,二是为了增加热容,储存热量。还有就是降低炕面的导热系数,防止过烫的情况发生。
炕最大的缺点就是冒烟,春季遇到外面温度高,且没有风的情况,炕经常往屋子里面冒烟,再次就是将秸秆然后的灰烬清除出去,比较脏。当整体上是农村非常经济环保的一种取暖方式。
--
FROM 221.8.76.*
东北的炕和山东的炕还是有区别的。
【 在 idforgott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真没见过
: 大学时(80年代)问北方同学被告知早几十年就是暖气片了
: 读研去了长春也没见过烧炕的
: ...................
--
FROM 106.35.148.*
炕里面不是直接火烧,而是过烟
--
FROM 118.126.54.*
那你们那里冬天就没有取暖设施么?我说有空调以前
【 在 nk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那没有,鲁南了,没那么靠北,在天津倒是见过
--
FROM 183.134.124.*
再早前在堂屋(厅)生个炉子,围着炉子取暖,后来嫌灰太大也不烧了。卧室一直没有,盖两床厚被,脚那再盖个大衣,睡前拿个热水袋或者瓶子装上热水放在脚部
【 在 mybluesky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们那里冬天就没有取暖设施么?我说有空调以前
--
修改:nkai FROM 117.136.54.*
FROM 117.136.54.*
我以前还总吹我们苏北北部是没有取暖设施的最冷的地方呢,原来你们也不取暖啊。
【 在 nkai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早前在堂屋(厅)生个炉子,围着炉子取暖,后来嫌灰太大也不烧了。卧室一直没有,盖两床厚被,脚那再盖个大衣,睡前拿个热水袋或者瓶子装上热水放在脚部
--
FROM 183.134.124.*
握个手。用木材的极少,多是农作物茎叶,或冬天杂草枯物。
少量用细煤粉,这是生活好后添加的。木匠家有鋸目粉。
原始的炕是青石板(8公分以上厚度),泥浆,搭起来的。中间用土柸作桩。这个是技术
烧炕是技术活,有技术的的,用料少,晚上不用续,还热
【 在 teleo 的大作中提到: 】
: 普通农村先用一笼小麦杆(老家叫麦柴)大火烧,小麦秆易燃,明火熄灭后,有几分钟温度也挺高,能引燃其他燃料。然后把小麦壳等小麦脱粒的混合物(老家叫yi子)覆盖上去,这个燃烧非常慢,可能里面有土等其他物质,大约能持续七八个小时。麦柴和yi子完全是小麦收割后碾场的自然产物。
: 也可以把麦柴换为玉米秸秆,玉米皮,高粱杆,树叶等……yi子换为很细的煤,煤如果用得好,能缓慢燃烧好几天,但容易太热发生火灾或一氧化碳中毒。
: 除了煤,其他燃料在烧炕是需求量都很大的,至少要0.1方,20斤的样子。
: ...................
--
FROM 222.9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