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长三角地区饮食上不嗜辣?
那就是存争议
但并不能说明不食
如汉之多金,学者以金为铜,后来出土海昏侯墓就不这么说了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花镜一书为园艺书,代胡椒也可以说药用,不一定是食用,更不可能是食物。江浙到近代也怎么食用辣椒,怎么可能“人多采用”是食用?番椒所指具体为何也有争议,丁晓蕾、胡乂尹的研究表明, 此后江浙一带方志所载辣椒的常用名并非番椒。从现有材料判断, 当时辣椒作为观赏植物无疑。康熙十年 (1671) 浙江《山阴县志》载:“辣茄, 红色, 状如菱, 可以代椒。”此为地方志中对辣椒最早的记载。结合康熙三十三年 (1694) 《杭州府志》称“又有细长色纯丹, 可为盆几之玩者, 名辣茄, 不可食”, 说明虽然浙江最早引种辣椒, 但因其为淡味区, 辣椒只为观赏性植物而难以入饌。
: 同为淡味区的广东也是如此。康熙二十六年 (1687) 《阳春县志·物产》将辣椒归为“药之属”:“番椒, 枝茎柔弱, 高可一二尺, 结角鲜红色, 中有子如麻大, 其角最为辛辣。”阳春隶属于肇庆府, 而临近的广州府望县人, 则以辣椒贸易取利。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云望县人“多务贾, 与时逐, 以香、糖、果、箱、铁、藤、蜡、番椒、苏木、蒲葵诸货, 北走豫章、吴、浙, 西北以后, 黔、湘、川、赣等省辣椒种植普遍起来, 故直至1841-1846年成书的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卷六还称称:“辣椒处处有之, 江西、湖南、黔、蜀种以为蔬。其他地区是基本不吃的。
: 所以基本不可能在1688年成书的花镜中,存在人多采用是食用的理解。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210.*
食用有功效归为药品
与食用并不矛盾
羊肉也是祛寒之物,即是药物也是食物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红楼梦暂且不说,最早的版本也是乾隆中期了,辣子是啥?是吃的还是其他用途根本没有提及,红龙梦堪称饮食大全,写了好多食物和菜谱以及做法,连调味品也未见到辣椒及类似称呼,可见根本没有辣椒食用问题。贵族士大夫阶层直到咸丰同治年间,还很鄙视食辣习俗。作者所写饮食不涉及也是真实的。
:
: 中国东部和南部,史料记载辣椒是来自美洲的洋椒。辣椒自吕宋或荷兰等地区,传入福建月港后称为“番仔姜(闽南语)”,再直接或间接传入日本称为“唐辛子”,均作为药物使用,用来内服驱寒,暖脾胃,或外擦防冻。《农政全书》、《通雅》等明代著作多称辣椒为“番椒”。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210.*
大量存在,和不太文明无关
只要吃了不影响他人即可
西餐断生洋葱同理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认知,吃生葱辣蒜,不太文明。从没吃过。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所以中国大量吃生的或者断生的葱蒜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210.*
新鲜和辣无关
西湖醋鱼就是不如水煮鱼好吃
姜葱炒蟹也从没想过香辣蟹能一样美味
河海鲜一旦腐败,啥味道都调不回来
另外辣椒能掩盖味道,浓油赤酱就不能?
【 在 lylong18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获得新鲜的食材
: 【 在 ntsta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同样是冬季湿冷,长江沿岸的川渝、湘鄂赣嗜辣,为什么江浙沪却不好这口?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210.*
新鲜和调味有一定关联,但并非强关联
古代沪宁杭咸鱼酱鸭都是珍馐,会做辣的菜能开胃不是更好吗?但没有厨子做,也就这样了
直到现代川厨创造力迸发,用水煮鱼解决草鱼难吃的问题,用馋嘴蛙解决牛蛙传统煮法包吃的问题,用福寿螺、小龙虾解决入侵物种问题
东南亚沿海鱼露小米椒捣碎配海鲜美味无比,你要说是为了掩盖食材不新鲜那就是土包了
【 在 lylong18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可以吃到新鲜的食材,所以才不需要加调料。吃一个鲜字,懂不?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新鲜和辣无关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210.*
我要说的就是鲜和辣并不矛盾
如果真的要掩盖味道,咸杀更有效一些
不鲜的放辣椒没用,除非舌头坏掉了
另外处理小河鲜辣味反而提鲜,螺蛳黄蚬都是,用辣椒比用酱油好吃的多
【 在 lylong18 的大作中提到: 】
: 咸鱼酱鸭都是为了解决食材无法保存的问题,现在养殖技术这么好完全可以就地取材,当然吃个鲜字。再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就算同样的地理位置还有不同社会饮食习惯文化传统。山东的沿海和浙江的沿海和福建的沿海能一样吗?再比如说衢州虽然也是属于浙江,但它靠近江西吃辣就比较多,就因为离海远靠山近。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新鲜和调味有一定关联,但并非强关联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210.*
用我理解就是吃的意思
这里面何时确切开始吃有争议,我个人觉得清初就开始了
但要广泛到一定程度才会被记载下来,小规模食用有可能被作为药用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记载内容理解有争议,综合各方面史料,结论没争议。食辣源于贵州,江浙,广东等地最早接触辣椒,但一直不吃,调味都不怎么用,更别说当食物了。最能吃辣的湖南,辣椒反而是从北方传来,开始也不吃。食辣习俗,和哪里最先引进,最先种植并没有关系。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就是存争议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210.*
。。。酒糟是另一种做法
但古代的时候鲜和大多数人无关,红楼梦里好吃的多了,老百姓改开以前还是咸鱼酱鸭这些为主,用重味掩盖轻微腐败,盐比辣椒管用
酱油和盐同理,里面含盐罢了
【 在 lylong18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咸不一定要酱油,用盐就可以啊!为什么想到杭州菜就是西湖醋鱼,没吃过土布鱼蒸酒糟么?如果你都没吃过,那我和你讲是多么鲜多么好吃有什么意义呢?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要说的就是鲜和辣并不矛盾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210.*
生葱山东最著名,烤鸭、京酱肉丝里的葱白也是
生蒜河南山东都有
韩国烤肉也用生蒜
其实日本刺身用wasabi,也是用刺激性味道去撞淡的海鲜而激发出美味
断生的用的就更多了,拉面里的蒜叶,苏杭羊肉里的蒜叶等等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只说我的认知,没强迫的意思,而且,我见过的大部分人都不吃生葱生蒜,当然我说的是中国人,外国人我不评价。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大量存在,和不太文明无关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210.*
代胡椒,胡椒是食用辣椒也就是食用
除非胡椒是擦的抹的
调味料本身用法就不是和蔬菜一样的,当菜吃可能的确更晚
【 在 bocaj 的大作中提到: 】
: 并不是逻辑否定。逻辑是药用可能食用也可能不食用,尤其是做为蔬菜食用。原文说人多采用,如果理解为食用,明显是200年后都没发生的情况。所以,综合分析,根本不可能理解为食用。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食用有功效归为药品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223.10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