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2000年之前中国房子的建筑质量都很差吧
我家1945年建的房子,一层是夯土外墙,二层是青砖,木楼板、青瓦顶,做工很好,要是保存到现在也能算文物保护单位了; 95年拆掉重建成四层楼房,当时我和家里商量要建框架架构,地基也下成7层的地基,方便以后调整布局什么的,家里算了一下,这样的话成本要贵将近一倍,手上只有那点钱,一半还是借来的,最后只好还是做成砖混,地基也只下了5层的地基。 我想说明的是,自建房尚且如此,90年代资金和物质还是相当匮乏的,即便有心想建好一点的房子,但是奈何没那么多钱啊,作为政府或者国企建房更是如此,先解决有房子住的问题,至于好不好看耐不耐用这个都要受限于钱。
那1945年的时候建房为何又做工比较好呢,因为当时家里有矿。
--
FROM 117.181.162.*
【 在 Akkad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家这种外面夯土的一般是冬季需要采暖的
: 如果没人住,房子几年就不行了
: 另外夯土需要年年维护,否则就脱落了
: ...................
一直有人住的,50年代经租政策出台后除了留2间房间给我家外其他房间都给了其他无房的市民,一下住得满满的,80年代末还要花钱从房管所赎回经租的部分,外皮确实有点脱落,这种房子就算有人住时间长了木地板、木瓦条和瓦顶都会陆续出问题,漏水的话更麻烦,而且以前的房间都没有厕所,要共用后院的木厕所,所以晚上都是用夜壶的,每天早上要去倒。总之各种不方便,虽然觉得拆了可惜,但是确实不实用了。
--
FROM 117.18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