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以上简称西藏)。藏族人民是中华民族
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西藏唐宋时期称为“吐蕃”,元明时期称为“乌斯藏”,清代称
为“唐古特”、“图伯特”等。清朝康熙年间起称“西藏”至今。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
。
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青藏高原西南部,北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连——四川省,
东北紧靠——青海省,东南连接——云南省,南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
家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西藏的陆地国界线4000多公里,南北最宽900多公
里,东西最长达2000多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西藏没有出海口。
西藏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和南部,占青藏高原面积的一半以上,海拔4000米以上
的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85.1%,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是世界上海拔
最高的地方。西藏自治区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
、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西藏自治区人口:据官方公布的《西藏自治区2006年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西藏总人口为28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7.4%。西藏自治区
辖4个地级市、3个地区,4个市辖区、72个县。
西藏的面积在全国数第二大(仅次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当于英国、法国、德
国、荷兰和卢森堡5国面积的总和。在世界上,和中国西藏自治区面积差不多的国家有:
马里共和国 124.1288万平方公里
安哥拉共和国 124.67万平方公里
尼日尔共和国 126.7627万平方公里
乍得共和国 128.4万平方公里
南非共和国 122.1037万平方公里
秘鲁共和国 128.5216万平方公里
西藏土地十分广大,差不多相当于3.7个日本、5.2个英国、4.7个新西兰、8.6个尼泊尔
、1984个新加坡。
西藏到底有多高?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大部分地区为
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且是青藏高原的主要部分,其中,5座山峰海拔超过8000米,其
中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为世界最高峰。
地球上有14座超过8000米以上的高峰,其中,位于中尼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就占据11座
,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86米,是世界的最高峰。据公开资料统计,此前世界各国共
对珠峰进行过14次测量和科考,其中中国开展的次数最多,共达到7次,其次为印度6次
,1次是美国。中国最早的一次珠峰测量开展于1714年,这也是记录在册的人类第一次珠
峰高度的测量活动,但当时具体的测量结果并未得到记载。
全球截至2019年5月,共有4586名勇士成功地站上了珠穆朗玛峰之巅,其中有来自美国有
716人,占比达15.6%,中国573人(12.5%)、尼泊尔(9.5%)、印度(8.8%)。2020年
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45周
年。
在珠峰周围还有:卓奥友峰(8150米)、洛子1峰(8501米)、洛子2峰(8400米)、马卡路峰
(8470米)、希夏邦马峰(8012米)等世界著名的高峰。据科学家们研究,喜马拉雅山脉所
在地在4000万年以前是一片大海,在全球科学界称之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
在最近三四千万年间,这一带的地壳曾经发生过强烈的抬升,最终海洋变成了陆地,而
且超出海平面七八千米,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地方。
科学家曾经在喜马拉雅山一带找到4000万年以前的海洋环境中沉积下来的石灰岩、砂岩
、页岩等岩石,并且在这些岩层中还找到很多只有那个时期才会出现的海洋生物化石。
据科学家研究,喜马拉雅山还在不停地上升,并存在越来越快的趋势。根据有关统计,
喜马拉雅山的上升数据:2000万年间上升——3000米,即平均每1万年上升1.5米;
800万年间上升——3000米,即平均每1万年上升近38米;
30万年间上升——1500米,即平均每1万年上升50米;
1万年上升——500米,比更新世地壳上升速度快了10倍,即平均每1年上升5厘米。
根据我国有关科学书籍中提到,珠峰每年上升5厘米的数字,都是来源于对近1万年内全
珠峰地区上升高度的判断,而进一步换算出来的。
西藏拥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水面近3万平方公里,大约占全国湖水总面积的1/3。
西藏到底拥有多少矿产资源?
西藏已发现的矿种(亚种)有103种,拥有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49种,矿床、矿点及矿
化点3000余处。其中,发现能源矿产5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3种;发现金属矿产32种,
已查明资源储量的19种;发现非金属矿产64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26种;发现水汽矿产
2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1种。
西藏全区已发现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铬、铅、锌、银多金属、钼、铁、锑、金
、盐湖锂硼钾矿、高温地热、天然矿泉水等,均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在查明矿产资源
储量的矿产中,铬、铜保有资源储量,盐湖锂矿资源远景及高温地热储量在全国排名第
一。
西藏能源资源主要有:水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地质勘探部门2005
年在藏北西部探明含油气远景资源量为1亿至1.5亿吨的中型油田。
1)地热能:西藏是中国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区。各种地热显示点有1000多处。根据估算
,西藏地热总热流量为每秒55万千卡,相当于一年烧240万吨标准煤放出的热量。西藏最
著名的羊八井热田是中国最大的高温湿蒸汽热田,热水温度为93—172℃之间,已开发为
地热电站和重要旅游景点。
2)太阳能:西藏自治区太阳能资源居全国首位,是世界上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
里阳光直射比例大,年际变化小,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间达3100—3400小时,平均每天
9小时左右。
3)风能:西藏拥有两条风带,预测年风能储量93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七位。除藏东地
区风能资源比较贫乏外,大部分地区属风能较丰富区和可利用区。其中藏北高原年有效
风速时数在4000小时以上。
西藏的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占全国30%
西藏全区水资源总量4394.65亿立方米(不含地下水),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16.21%,居
全国第一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亩均占有水量也均居全国第一;全区水能资源理论蕴
藏量2.1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4亿千瓦,均居全国首位。
西藏水资源丰富,是中国水域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沼泽、
冰川等多种存在形式,其中河流及湖泊是最重要的部分。西藏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
千米的河流有28条,大于2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多达100余条,是中国河流最多的省区之一
。
比如亚洲著名的长江、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
(布拉马普特拉河)都发源或流经西藏。西藏湖泊众多,共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总面积
达2.4万平方千米,居全国首位,其中面积超过1平方千米的有816个,超过1000平方千米
的有3个,即纳木措、色林措和扎日南木措。西藏有冰川11468条,冰川面积达28645平方
千米,占全国的49%,冰储量约25330亿立方米,占全国的45.32%,年融水量310亿立方米
,占全国的53.4%,均居全国之首。
西藏拥有各类湿地面积652.9万公顷,占西藏全区国土面积的5.43%,湿地面积居全国第
二位,是中国湿地类型齐全、数量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90%以上的湿地保持原生状态,
其中玛旁雍措、麦地卡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羌塘地区湖盆湿地、羊卓雍错湿地等
16块湿地列入全国重要湿地名录。
西藏野生动物资源极为丰富
西藏全区有野生脊椎动物795种(其中125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占全国重点保护野
生动物种类的1/3以上,196种为西藏特有),其中哺乳类145种,鸟类492种(其中22种为
西藏特有),爬行类55种,两栖类45种,鱼类58种;有昆虫4200余种、水生浮游动物760
多种。全区大中型野生动物数量居全国第一位;藏羚羊数量占世界上整个种群数量的80
%以上,黑颈鹤越冬数量占世界上整个种群数量的80% ,野耗牛数量占世界上整个种群数
量的78%。
西藏全区有野生植物9600多种,其中855种为西藏特有,高等植物6600多种,其中苔鲜植
物700余种,蕨类和种子植物5900余种。食用菌有松茸等415种,药用菌有灵芝等238种。
在农作物方面,全区有青棵、小麦、玉米、油菜、豆类等品种及约20个科、110余种的蔬
菜。
西藏全区林地面积1798万公顷,森林面积149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2.14%,森林蓄积
22.83亿立方米,活立木总蓄积22.88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位。森林面积中,天然林面
积1483万公顷,人工林面积8万公顷。
西藏全区有天然草地13.34亿亩,约占全区总面积的74.11%,位居全国第一位,其中可利
用天然草地面积11.29亿亩;耕地面积662.66万亩(实控区550.75万亩),其中水田62.26
万亩、水浇地398.21万亩、旱地202.19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377.02万亩。
西藏自治区拥有的世界之最,如下:
1、世界最高的宫殿—拉萨的布达拉宫
西藏布达拉宫,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明珠”,坐落在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之上。是世界上
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
堡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于17世
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1994年,布达
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布达拉宫是藏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民族
古建筑的精华之作。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是数以千计的藏传佛教寺庙与宫殿相结合的
建筑类型中最杰出的代表,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
整座布达拉宫堪称是一座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的博物馆,也是中华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
一的铁证。由于与西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和历代达赖喇
嘛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因而拥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宗教等意义。
红山是西藏首府拉萨市西北部的一座小山,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们心中,它好比观
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因此,藏语称之为布达拉(普陀之意)。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就依
此修建直至山顶。
布达拉宫依山建造,由白宫、红宫两大部分和与之相配合的各种建筑所组成。特别是在
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了无与伦比的高度,创造了一项世界土木建筑工程史上令人
惊叹的天才杰作。
布达拉宫收藏和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比如释迦牟尼的舍利子;108函2500余卷经
书;特别是金字缮写的甘珠尔、天竺等地的贝叶经;以及明、清以来中央政府关于西藏
的各种封敕达赖喇嘛的金册、玉册、金印和乾隆皇帝御赐为挑选达赖转世灵童而设的金
本巴瓶。
另外还有布达拉宫内设置的八座灵塔,最大的是为五世达赖喇嘛修建的,耗费黄金3721
公斤,上万颗宝石,灵塔包以金皮、镶嵌大量珠宝,塔内安放着历世达赖喇嘛的肉身。
还有藏族匠师制作的各种金银器物,镶嵌珠宝的法器、供器和民族工艺品,可以说琳琅
满目,价值连城;布达拉宫还珍藏着大量书籍,从佛教经典到医学、天文历算,十明(十
类学问)学科无所不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西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都具有重大
的价值。
珍宝馆内展出的文物主要包括明、清两朝的典章文物,罕见的藏文经典,深藏的稀世文
物。比如有9世纪的贝叶经、12世纪的白釉暗海螺纹碗、产于14世纪的铜制的八瓣莲花大
威德金刚像、17世纪的桃形玛瑙杯、17世纪的乾隆御笔佛塔唐卡、18世纪的鼻烟壶等诸
多珍贵文物。
布达拉宫也是世界十大土木建筑之一。集中西藏宗教、政治、历史和艺术诸方面于一身
。可以说,布达拉宫是"西藏历史的博物馆"。
2、世界最深的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北起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经排龙乡的雅
鲁藏布江大拐弯,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主体在墨脱县。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
,平均深度2268米,是享誉世界的全球第一大峡谷。由于大峡谷处于青藏高原最具神秘
色彩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科
学考察证实,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是"植物类型天然
博物馆"、"生物资源的基因宝库"。
由于大峡谷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俯冲的东北挤角,地质现象多种多样,堪称罕见
的"地质博物馆"。雅鲁藏布大峡谷拥有神奇的魅力,独特的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我
国的珍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珍贵自然遗产。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据科学考察结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
喜马拉雅山运动和江水的冲刷形成的。
雅鲁藏布大峡谷不仅以其深度、宽度名列世界峡谷之首,更以其丰富科学内涵及宝贵资
源而引起全球科学家的瞩目。世界最大降水带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域
,世界最北的热带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因此。这里的地球系统中层
圈耦合是作为研究最理想的野外实验室。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年降水量达4500-10070毫米;就是这条天然水汽通道缩小了南北自然带
之间的明显差异,这条天然水汽通道推动许多热带动、植物分布向北推移,这条天然水
汽通道促进了喜马拉雅山脉南北生物的混合与交流,这条天然水汽通道为许多古生物物
种提供了安全庇护,不至灭绝。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这条天然水气通道使来自印度洋
的暖湿气流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形成世界第一大降水带。
3、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线上,它的北部在
中国西藏定日县境内(西坡在定日县扎西宗乡,东坡在定日县曲当乡,有珠峰大本营)
,南部在尼泊尔境内,而顶峰位于中国境内,是世界最高峰。是中国跨越四个县的珠穆
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和尼泊尔国家公园的中心所在。
珠穆朗玛峰,藏语中“珠穆”是“女神”的意思,“朗玛”是“母象”的意思,整体意
思为“大地之母”。1953年5月29日,中国西藏的夏尔巴向导丹增·诺尔盖首次登上珠穆
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尼泊尔等国采用的雪盖高(总高)是8848米,与中国测绘工作者19
75年的珠峰测量值一致;中国采用的是2005年中国国家测绘局测量的岩面高(裸高即地
质高度)为8844.43米。2005年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的精确测定和公布,具有
严密的科学性、严格的法定性,作为中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数据一直采用至今;2020年12
月8日,中尼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4、世界海拔最高的山系—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脉 ,意为“雪的故乡”。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
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50米。
喜马拉雅山脉,藏语意为"雪的故乡"。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
,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50米。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
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
峰 (又名圣母峰) ,是藏语第三女神的意思。
喜马拉雅山脉作为一个影响空气和水的大循环系统的气候大分界线,对于南面的印度次
大陆和北面的中亚高地的气象状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由于位置和令人惊叹的高度,大
喜马拉雅山脉在冬季阻挡来自北方的大陆冷空气流入印度,同时迫使带雨的西南季风在
穿越山脉向北移动之前捐弃自己的大部水分,因此,造成印度一侧的巨大降水量(雨雪
皆有)和西藏的干燥状况。
5、世界最大冰川—青藏高原冰川
青藏高原冰川覆盖面积约4.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总面积80%以上。主要有:喜马拉
雅现代冰川、念青唐古拉山现代冰川、昆仑山现代冰川、喀拉昆仑山现代冰川、横断山
现代冰川、唐古山现代冰川、冈底斯山现代冰川、羌唐高原现代冰川和祁连山现代冰川
。世界最大的冰川---普若岗日冰川(除南北极)
普诺岗日冰川是除了南极、北极以外,世界第三大冰川,被誉为世界第三极,也是纬度
地区最大的冰川。普若岗日冰川处于羌塘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沿途及其周边地区可观
赏到成群的藏羚羊、藏野牦牛、藏野驴等野生动物。11月至来年4月份前后,可观赏高原
湖泊令戈措冬冰墙、冰洞等奇景。
6、世界最大经书墙—萨迦寺经书墙
萨迦寺坐落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奔波山上,萨迦寺始建于1073年,是藏传佛
教萨迦派的主寺。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萨迦”系藏语音译,
意为灰白土。萨迦寺内的经书墙有800多年历史,高10米、长60米,经书约有8.4万卷。
据寺内喇嘛和当地文物专家预测,这些经书大约有8.4万卷。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
工程,其中就包含萨迦寺维修工程。萨迦寺经书墙的经书全是手抄本,用的多是萨迦王
朝所产的藏纸。
经书用7种墨粉书写,金粉、银粉、红珊瑚、绿松石、珍珠粉、象牙以及历代法王的骨头
粉,字体全是古藏文。在这些经卷中,其中有一部世界罕见的夹板式经书《布德甲龙马
》,重达千余斤,是世界上最大的经书。另外,萨迦寺还藏有世间已存数极少、极其珍
贵的稀世珍宝——贝叶经,以及泥金写本《大藏经》。萨迦王朝时期,萨迦寺是整个藏
族聚居区的译经院,因此,很多印度原版经书被保留下来。
7、世界海拔最高咸水湖—纳木措
纳木措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
4718米,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km。纳木措最深处超过了120米
。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也是中国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
,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
作为中国的第三大咸水湖(在70年代以前,为中国第三大咸水湖,自从罗布泊干涸后成为
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第一大是青海湖。据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原是中国第三大
咸水湖的西藏色林错,由于面积已达2391平方公里,比纳木错多出369平方公里,取代纳
木错成为仅次于青海湖的中国第二大咸水湖。
"纳木措"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
湖"之一,也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在雍仲苯教的经典中记载:"纳木错有
七十二个圣地"。后来纳木错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伸入湖心的扎西多半岛上的札西
寺。香火旺盛。每当藏历羊年,成百上千的信徒前来朝圣"。
8、世界上最大的寺庙——哲蚌寺: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庙之一,也是全世界
最大的寺庙,拥有141个庄园与540多个牧场,是藏传佛教最大的寺庙。由于整个寺院规
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
藏语意为"米聚",象征着繁荣。
哲蚌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并且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藏文全称
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它是格鲁派中地位最高的寺院。
9、世界最大的镀金铜坐佛—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强巴佛
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强巴佛像是世界上最高的铜坐佛,有26.7米高,在西藏,强巴
佛是佛殿中被供奉的主要佛像之一。
强巴佛,即汉地佛教的弥勒佛,是藏传佛教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三世佛即过去佛燃灯古
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佛弥勒佛。据佛经记载,弥勒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的一
个婆罗门家庭,与释迦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
先行去世。
据说释迦曾预言,他离开此世间后,将上生兜率天宫,在那儿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
迦佛灭度后五十六亿六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来到人间。
强巴林寺因主要供奉强巴佛而得名,意为"昌都大慈洲",简称"昌都寺",亦名"厘寺",
现在按国家地名汉译标准译为向巴林寺,坐落在昌都镇的奈曲和昂曲两条河之间的岩石
上,这是宗喀巴弟子喜绕桑布于1437年(即明英宗正统二年)所建,是昌都地区格鲁派的
首寺。
强巴林寺现有林堆、林麦、奴林、库秋、惹卡巴五个扎仓和七个康村。格鲁派著名的高
僧香雄.曲旺扎巴、楚顿朗喀巴、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1543-1588年年都曾先后到此讲
经弘支。
10、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格萨尔王传》是我国藏族人民在十一世纪以
来漫长的岁月里,用集体智慧创作出来的一部极为珍贵的文学巨著,是世界上迄今发现
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主要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族、蒙古族、土族、
裕固族、纳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
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
11、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寺: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定日县巴松乡南面珠穆朗
玛峰下绒布沟东西侧的“卓玛”(度母)山顶,距县驻地九十公里,海拔约5100米,地
势高峻寒冷,海拔5154米,是。此寺庙距离珠穆朗玛峰峰顶20公里,袅袅香火、纷飞的
经幡和肃穆的佛塔可以作为拍摄珠峰的布景。
12、世界海拔最高的内陆湖区——羌塘高原:是藏北高原的藏语称呼,“羌塘”藏语全
称为“羌东门梅龙东”,既“北方高平地”之意。范围约指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以
北,昆仑山脉以南,东迄东经91°左右的内、外流区分水岭一线,西止于国境线,南北
最宽760公里,东西长约1200公里。最大的景观特色是湖泊众多,湖泊面积达2.14万平方
公里,约占中国湖泊总面积的1/4,是。
13、世界上生活在海拔最高处的哺乳动物——牦牛: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海拔 3000米以
上地区,牦牛的藏语叫雅客,世界通称为“yak”,即藏语译音。叫声像猪鸣,所以又称
猪声牛。全身都是宝,藏族人民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
牛粪。它的毛可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作高原运输
工具,对人类有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及经济意义。
14、世界最大的鱼龙化石:采集于西藏定日县。鱼龙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
行动物,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它
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70年代在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4800米地区发现的了
1.6亿年前的“喜马拉雅鱼龙”, 身长10米以上,身体呈纺锤形,酷似今天的海豚,长
长的嘴里长了600多个利齿。
15、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札达土林:位于中
国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分布的总面积约为2464平方公里,。土林是远古受造山运
动影响,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并逐渐风化剥蚀,从而形成的特殊地貌。土
林里的“树木” 高低错落达数十米,千姿百态,别有情趣。汽车行进其间,就像是绕着
众多巨人的脚掌打圈
16、世界上最高的第一个温泉——德仲温泉。
德仲温泉,位于墨竹工卡县县城东北方向约73公里处的门巴乡德仲村境内。海拔高为459
0米,德仲温泉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这里山清水秀,草木茂盛,空气新鲜,构成了别
具一格的旅游、药浴、朝圣的特殊环境。德仲温泉被众多西方国家专家称为"世界第一热
泉"。
据分析,德仲温泉泉水中含有硫磺、寒水石、石沥青、款冬花、煤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
矿物质,可以治疗胃溃疡、肾虚、浮肿、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躯体僵硬、疮、痛、
疥、疡症,还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除病症,强身减肥等疗效。
17、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蓄能发电站——羊卓雍措电厂。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位于西藏山南地区的
浪卡子县,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
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其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卓雍措面积675平方千米,湖面
海拔4,441米。湖面海拔4441米,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70公里,湖岸线总长250公里,
总面积638平方公里,大约是杭州西湖的70倍。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处有60米,是
喜玛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
18、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王朝遗址是古格王朝遗址。
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
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其中德祖衮在10世纪前后建立古格王朝。
古格故城偏居此地700余年,传承了20余代国王,距今有1300年的历史,于十七世纪灭亡
。传说中古格王国时期这个地方素以精于冶炼与金银器制造而闻名,尤其是当年阿里三
围以托林寺为主寺的下属24座寺院的金属佛像与法器,都由鲁巴铸造。据说鲁巴铸造的
佛像用金、银、铜等不同的原料合炼而成,工艺精湛,通体全无接缝如自然形成,它的
价值甚至超过了纯金佛像。
其中,最为神奇的还有一种名叫"古格银眼"的铜像,只有古格才能制作,更是被视为佛
像中的精品,因为极少流传于世,所以非常珍奇。长期以来无人知晓其究竟为何物。直
到1997年,国家考古队在皮央遗址杜康大殿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件精美的铜像,才
终于揭开了"古格银眼"之谜。这尊头戴化佛宝冠、4臂各执法器、头生3眼的金黄色铜像
银光闪闪,晶莹锃亮,这就是所谓"古格银眼"。
透过"古格银眼",能够看到了古格王国时期的金属制造业是何等的精湛。古格在西藏的
经济和文化发展吏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时古代印度的许多重要佛教教义,就是从
这里传入西藏腹心地区的。由于古格王国自建立之初就确定要弘扬佛法,以教辅政的政
策一直贯穿在王国近800年的历史中,古格也就因此一直保持着西藏西部阿里佛教文化中
心的地位。
19、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是玛旁雍错。
玛旁雍错又称玛法木错。藏语意思是“无能胜湖”,位于中国西藏普兰县境内。其自然
风景十分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和苯教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玛旁雍错
是中国湖水透明雅最大的淡水湖,藏发所称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
源地。平均海拔4500米。玛旁雍错佛教称"圣湖"。每到夏秋季佛教徒扶老携幼来此"朝圣
"。
玛旁雍错拥有"世界江河之母"的美誉,是唐朝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称为"西天瑶
池"的地方。玛旁雍错湖是中国目前实测透明度最大的湖。
玛旁雍错的旁边有一个鬼湖,藏语叫"拉昂错",意为"有毒的黑湖"。玛旁雍错是淡水湖
,而拉昂错是咸水湖。
20、世界上海拔最高、日照时间最长、离太阳最近古城——拉萨
拉萨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
地。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喜马拉雅山脉北侧,海拔3650米,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
拉萨河中游河谷平原,拉萨河流经此。
拉萨全年多晴朗天气,降雨稀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全年日照时间在30
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拉萨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各类资源。
作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拉萨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风俗民情独特、宗教色彩浓
厚而闻名于世,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欧洲游客最喜爱的旅游城市。
21、世界上最大的高山植物宝库——西藏。
22、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煤矿——门士煤矿。
23、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内陆湖盆区和盐湖密布区——藏北高原。
2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风沙地貌——雅鲁藏布江上游马泉河宽谷中的新月形沙丘。
25、世界柏树王园林——林芝县巴结林柏树林。
主要的中国之最:
1、中国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 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沿,
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拉萨。全长1956公里,
是重要的进藏路线,被誉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2013年9月入选“全球百年工程”,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
一座丰碑。
青藏铁路由西宁站至拉萨站;线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格尔木
至拉萨段全长1142千米;共设85个车站,设计的最高速度为160千米/小时(西宁至格尔木
段)、100千米/小时(格尔木至拉萨段)。截至2015年3月,青藏铁路的运营速度为140千米
/小时(西宁至格尔木段)、100千米/小时(格尔木至拉萨段)。
青藏铁路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占全线85%左右,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大部分地区空
气含氧量只有内地的50%-60%,因此青藏铁路面临着高寒缺氧,风沙肆虐,紫外线强,自
然疫源多的恶劣环境,被称为人类生存极限的"禁区"。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着三大世界铁
路建设难题:千里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高寒缺氧的环境和脆弱的生态。青藏铁路要穿
越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不连续多年冻土区82公里,其中平均地温高于-1.0℃的多年
冻土区275公里,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区221公里,高温高含冰重叠路段约134公里。
值得一提的,青藏铁路建设的过程中创造了西藏公路运输史上的多项纪录:
一、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千米,最
高点为海拔5072米。
二、青藏铁路也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穿越戈壁荒漠、沼
泽湿地和雪山草原,全线总里程达1142千米。
三、青藏铁路还是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
550公里。
四、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车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
五、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
六、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七、海拔4704米的安多铺架基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
八、全长11.7千米的清水河特大桥,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九、建成后的青藏铁路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千米,非冻土地段达到120千米,这是火
车在世界高原冻土铁路上的最高时速。
2、中国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山火车站
唐古拉站,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与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安多县的交界处,于
2006年7月1日启用,为青藏铁路集团公司直属的客货两用无人车站,也是青藏铁路上最
重要的观光车站。唐古拉站海拔5068.63米,是青藏铁路海拔最高的车站。距离唐古拉站
1千米处,就是青藏铁路及世界上铁路的海拔最高点。
3、中国最大的热水湖—羊八井地区
羊八井,即羊八井镇,位于西藏拉萨市西北91.8公里的当雄县境内。热田地势平坦,海
拔4300米,南北两侧的山峰均在海拔5500~6000米以上,藏布曲河流经热田,河水温度
年平均为5℃,当地年平均气温2.5℃,大气压力年平均为0.06兆。
羊八井热田中地热极为丰富,热田盆地中水热活动十分强烈,地热显示种类多样,规模
宏大,拥有温泉、热泉、沸泉、喷泉孔、热地、水热爆炸穴,热水上升的间歇喷气井、
热水塘、热水沼泽等。
1975年,西藏第三地质大队用岩心钻在羊八井打出了我国第一口湿蒸汽井,第二年我国
大陆上第一台兆瓦级地热发电机 组在这里成功发电,开创了世界中温浅层热储资源发电
的先列,进入了工业性发电阶段。
1977年12月4日人工诱发水热爆炸坑,当时水热爆炸,石块等抛高达50多米。爆炸坑近圆
形,直径14米,深10米,现为热水坑。热田东部有面积7350平方米,最大水深16米的热
水湖。隆冬时节气温低于零下20度时,热水却保持30至40摄氏度,人们可以下湖沐浴游
泳。热田北部有我国大陆第一座湿蒸汽地热电站,热田北部还有西藏著名的硫磺矿,富
集于古冰川沉积和冰水砂层中。硫磺矿一带的岩浆体被认为是羊八井地热田的热源。
位于藏北羊井草原深处的羊八井地热电厂,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试验基地,也是世界
唯一利用中温浅层热储资源进行工业性发电的电厂。
海拔4300米的羊八井盆地上,现已成为地热城,地热开发利用正向综合性方向发展。这
里已建成了蔬菜基地以及畜产品、硼砂加工厂等企业。电厂已有8台3000千瓦机组,总装
机2.5万千瓦。共为西藏发电12亿千瓦小时,年发电量在拉萨电网中占45%。
羊八井盆地西部有羊八井寺,藏语全称"土登羊八井"意为"佛教广严城",羊八井寺,是
西藏佛教噶玛噶举红帽系的主寺。噶玛噶举是塔布噶举传出的四大支系之一,它的创始
人是塔布拉杰(1079~1153)的门徒都松钦巴(1110~1193)。
西藏中国之最集锦:
1、中国最高城市是拉萨市。是世界最高城市,海拔3650米。
2、中国海拔最高的公路是新藏公路,从新疆叶城穿过昆仑山和冈底斯山,到达西藏阿里
地区的噶尔,最高海拔6700多米。
3、中国最大的镀金铜坐佛是日喀则扎寺伦布寺的强巴佛,世界最大的铜佛。
4、中国第一次征服珠穆朗玛峰的藏族运动员是贡布。他于1960月25日和汉族运动员王富
洲、屈银华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
5、中国生活在海拔最高地区的哺乳类动物是西藏耗牛。
6、中国最大的鱼龙化石是在西藏定日县采集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鱼龙化石。
7、中国飞得最高的鸟是西藏自治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鹫。
8、中国生活着海拔最高的蛇,是西藏当雄县羊八井温泉地区所产的温泉蛇。
9、中国最粗的树是西藏自治区的"通麦栋"树。
10、中国最古老的柏树生长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县。
11、中国海拔最高的树木化石是在西藏希夏邦马峰地区发现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树
木化石。
12、中国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高峰。
13、中国最大的山系是喜玛拉雅山,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系。
14、中国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年轻
的高原。
15、中国海拔最高的风沙地貌是西藏雅鲁藏布江上游马泉河宽谷中的新月型沙丘,是世
界上海拔最高的风沙地貌。
16、中国海拔最高的河是西藏境内的雅鲁藏布江。
17、中国海拔最高的湖是珠穆朗玛峰北麓的霍尔帕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
18、中国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是西藏当雄、班戈两县之间的纳木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
咸水湖。
19、中国最大的热水湖位于西藏羊八井地区。
20、中国海拔最高的温泉群是位于青藏公路103道班西山脚下的温泉群。
21、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是青藏高原,约有1500多个。
22、中国盐湖最多的地方是青藏高原,被称为"盐湖之家".
23、中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城市是拉萨市。
24、中国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是藏北地区,一年四季如冬。
25、中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藏北高原。
26、中国青藏高原冰川为世界最大冰川,储水量相当于75条黄河的年径流量。冰川最厚
处达1000-1200米。
27、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之一的《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28、中国最早的一幅反映民族团结的画卷是唐初画家阎立平画的《步辇图》,描绘了公
元641年,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来迎文成公主入藏时的情景。
29、中国最高宫殿是拉萨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最高宫殿。
30、中国最大的喇嘛教寺院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哲蚌寺。
31、中国最高寺庙是西藏定日县境内的绒布寺,海拔5100米,是世界最高寺庙。
--
FROM 1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