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好问题。公开的媒体,通常会解释为“耶路撒冷同为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圣地,双
方互不相让”——这的确是重要原因,但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因为犹太人不仅仅要在阿拉伯世界划出自己的土地,还要让这土地上原有的数百万阿拉
伯人都消失掉,“留土不留人”,这是巴以问题如今难解的根源。
犹太人为什么就不能将以色列作成一个多民族共处的国家,却非把阿拉伯人赶跑不可呢
?这得从以色列的“国统”谈起:
和阿拉伯人不同,犹太复国运动指导下的以色列,拥有极其清晰的建国目标:“以色列
将是一个拥有古代以色列王国全部土地的,由犹太人统治的民主国家”。
正是这看似简单的信条,使以色列陷入了艰难的逻辑困境。
论述这问题最好最清楚的是Thomas Friedman,我便援引他的讲说:
在“拥有全部以色列土地”、“犹太人统治”和“民主国家”三个目标中,以色列人实
际上最多只能同时达成两个。
——因为“全部以色列国土”上,大多数居民却都是阿拉伯人,民主的选举制度一定会
搞出个巴勒斯坦人来作以色列的总理。正如美国为战后的伊拉克设计了民主制度,却把
伊拉克选成了伊朗盟友那样。
以色列人一共有三个选择:
1. 生活在全部以色列土地上的犹太人国家——但不民主;
2. 犹太人的民主国家——但不在全部的以色列土地上;
3. 全部以色列土地上的民主国家——但不是犹太人的;
要放弃哪一样?
经过几十年探索,特别是第五次中东战争残酷的“胜利”,聪明的犹太人终于明确该怎
么做了:他们还是可以在以色列的土地上建立一个确保由犹太人治理的民主国家——只
要让“巴勒斯坦人在这里不存在”就好了。
“将阿拉伯人限制在有限的空间,这样最终将减少他们的人数,并使以色列有机会
引进新的移民,使犹太人几年之内在人口中占多数”
——耶路撒冷市长鲁希.哈提卜1968年在安理会的证词
这便是所谓“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以色列开始通过向联合国决议中的主要
巴勒斯坦领土-约旦河西岸不断移民来制造冲突,凡在冲突中离开故土的巴勒斯坦难民,
以色列便永不准许他们再回来——毕竟这些“巴勒斯坦领土”是以色列实际控制的。
这些再也不能回家的巴勒斯坦人,就是“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由来。以色列人终于蚕
食掉约旦河西岸大部地区,亦成功的将国内阿拉伯人比例由原先的65%降至现在的20%左
右——代价则是全世界多出了大约五百万“巴勒斯坦难民”。
图4-图3对比即为以色列人中东战争之后的“成果”
巴勒斯坦人终于发现:自己已错过了太多。1947年那份“极度不公平”的联合国决议,
事实上已经是巴勒斯坦国可能拥有的最大领土,但那次建国的机会被阿拉伯世界拒绝了
。
历史性的握手——以色列总理拉宾终为这一握付出了生命代价
2000年美国戴维营,克林顿的斡旋下,立场较温和的以色列总理巴拉克再次提供巴勒斯
坦建国选择。但由于阿拉法特要求定都耶路撒冷,并坚持对耶路撒冷的全部主权,谈判
再次破裂,阿拉法特终于放弃了巴勒斯坦最后一次可能建国的机会。
同为semitics-闪族人的后裔,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其实也有共性,比如他们都崇尚并相
信力量,但区别在:以色列人确实拥有力量,而巴勒斯坦人没有。
筹码越来越少,巴勒斯坦人手中最终也就只剩“国际社会支持”一项——每一次以色列
吞并约旦河西岸的行动,都会伴随着“国际社会强烈抗议以色列违反联合国决议”,这
抗议绵软无力,但小国以色列到底不能全无顾忌。
撕掉这皇帝新衣的人,还是特朗普。
--
修改:PlayerUnkwn FROM 14.155.115.*
FROM 14.15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