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北京多雨的气候再坚持十年会变成更宜居的江南环境吧?
气候变化归到这里,这就有些扯了
楼兰古国也曾在大气候变化中消失,现在大西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湿润
明朝北京也曾大旱八年,赤地千里,北方连年干旱,河水断流,也曾六月飘雪,气候异常
怎么现在小周期的干湿,就是政治原因了?
【 在 sanford66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京历史上本来就是鱼米之乡,京西稻、北京鸭都是水乡特产,海淀这个名字更是说明了原生地理环境。现在缺水完全是政治原因,人口大规模超载,地下水竭泽而渔,农业大水漫灌无节制浪费。尽管如此,每年出现的淹死人的大暴雨依然透露了本地的降水之丰富。
--
FROM 223.72.88.*
建都又不是一年两年了,元明清三朝都在这里建都,中间有过鱼米之乡,也有过大旱多年河水断流,怎么就和这个有关系了?区区几千万人,就想影响大气候环流,真搞笑!
另外现在所谓的全球变暖,谁又敢肯定不是自然现象呢?现在大概处在小冰河期末,历史上比现在气温高的时候多的去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0
【 在 sanford66 的大作中提到: 】
建都不是政治原因?
因为吸引了远远超出自然承载能力的庞大人口,导致大范围地下水漏斗,使原来的渔米之乡变成了干旱之地。
这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0
--
FROM 106.121.139.*
建都又不是一年两年了,元明清三朝都在这里建都,中间有过鱼米之乡,也有过大旱多年河水断流,怎么就和这个有关系了?区区几千万人,就想影响大气候环流,真搞笑!
另外现在所谓的全球变暖,谁又敢肯定不是自然现象呢?现在大概处在小冰河期末,历史上比现在气温高的时候多的去了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1
【 在 sanford66 的大作中提到: 】
建都不是政治原因?
因为吸引了远远超出自然承载能力的庞大人口,导致大范围地下水漏斗,使原来的渔米之乡变成了干旱之地。
这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1
--
FROM 106.12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