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贵州的存在感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水平
贵州没去过,少数没去过的几个省之一。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提起贵州,很多人的印象其实并不深,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不发达,即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并没有给贵州带来很强的存在感。不过最近在b站看了几个视频,深感贵州只是被忽视了。
: 因为特殊地形(被网友戏称为“伪装成省的山”),贵州修建了相当多耸入云端的高架桥,使得原本支离破碎的地面平添了多条动脉,视频把贵州誉为桥梁博物馆,一点也不为过。
: 不过听说贵州工资低却物价高,这可能是它无法吸引年轻人停留的原因,年轻人少,自然也就没有迎合潮流的发言人不断地宣传贵州,而光靠几个宣传片显然不能形成持续的流量。只有当它能够源源不断地吸纳年轻人长期停留,才能不断地有话题热度。这种局面短期内很难扭转,那么就需要借助一个大规模热度的窗口,比如一部票房火爆的电影在此取景,一如阿凡达里的张家界,贵州完全具备这样的潜质,应该好好利用
: ...................
--
FROM 115.27.217.*
重庆已经投了不少工业在遵义,但地主家余粮也不多啊。。
【 在 wf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旅游这玩意靠不住。得有工业。。。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7」
--
FROM 183.69.211.*
除了山就是山,拐卖了没手机估计回不了家
--
FROM 120.229.70.*
前两年暑期去过一次,物价确实高,可能是我们比较穷吧.景区管理不行,有可能是暑期人较多的原因,在西江苗寨连个摆渡车都管理不好,但是通过管理应该可以较好的处理的一些矛盾感觉管理方没有作为,映像就不好了.民风的话肯定是有好有坏,有些觉得值得的,也有坑人的,旅游景点可能都有点,不只是贵州.觉得自己去过一次之后不想去第二次了.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提起贵州,很多人的印象其实并不深,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不发达,即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并没有给贵州带来很强的存在感。不过最近在b站看了几个视频,深感贵州只是被忽视了。
: 因为特殊地形(被网友戏称为“伪装成省的山”),贵州修建了相当多耸入云端的高架桥,使得原本支离破碎的地面平添了多条动脉,视频把贵州誉为桥梁博物馆,一点也不为过。
: 不过听说贵州工资低却物价高,这可能是它无法吸引年轻人停留的原因,年轻人少,自然也就没有迎合潮流的发言人不断地宣传贵州,而光靠几个宣传片显然不能形成持续的流量。只有当它能够源源不断地吸纳年轻人长期停留,才能不断地有话题热度。这种局面短期内很难扭转,那么就需要借助一个大规模热度的窗口,比如一部票房火爆的电影在此取景,一如阿凡达里的张家界,贵州完全具备这样的潜质,应该好好利用
: ...................
--
FROM 182.129.4.*
大数据?
【 在 yjyiu (aj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光靠旅游维持不了一个省的经济发展,相反造成物价奇高,海南都得靠地产,贵州有核心竞争力的是云上贵州。
--
FROM 180.166.53.*
之前出差去过两次,今年又去自驾了一周。风景很好,适合旅游休闲,总体比较愉快,没有遇到坑,物价稍高,但相对北京不觉得什么。贵阳城市稍显破旧,路上不守规矩的多一些,其他无感,跟其他省市区别不大。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提起贵州,很多人的印象其实并不深,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不发达,即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并没有给贵州带来很强的存在感。不过最近在b站看了几个视频,深感贵州只是被忽视了。
: 因为特殊地形(被网友戏称为“伪装成省的山”),贵州修建了相当多耸入云端的高架桥,使得原本支离破碎的地面平添了多条动脉,视频把贵州誉为桥梁博物馆,一点也不为过。
: 不过听说贵州工资低却物价高,这可能是它无法吸引年轻人停留的原因,年轻人少,自然也就没有迎合潮流的发言人不断地宣传贵州,而光靠几个宣传片显然不能形成持续的流量。只有当它能够源源不断地吸纳年轻人长期停留,才能不断地有话题热度。这种局面短期内很难扭转,那么就需要借助一个大规模热度的窗口,比如一部票房火爆的电影在此取景,一如阿凡达里的张家界,贵州完全具备这样的潜质,应该好好利用
: ...................
--
FROM 1.203.92.*
贵州的整体政治环境好得不像样子。
比如:贵州是比较早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在省/自治区里排第三。这个成绩和贵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形地貌因素都肯定是不匹配的。但是这个条件并没有很好地宣传,主要还是引入产业和基础建设投资在宣传上的效果是不同的。修路架桥是肯定不会招来非议的,但是搞个项目或者产业就要面对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这个问题都可以够双规了。而贵州的地理条件是地无三尺平,导致建设用地的利用难度同样很大,但这部分基础投资对于政府和企业来说就加大了难度。
同样有类似地形的区域可以参考重庆鄂北的老三线城镇。这种城市年年上国土资源的黑名单,因为开山太多,对环境破坏太大。但是由于产业用地能承担的土地成本很低,不可能在城市发展和环保上达成平衡。所以对政府领导来说,修路是修功德,引产业是走钢丝。独山县就是前例。
现在贵州要增加FAST这种对电磁干扰要求严苛的项目,不知道是打算怎么处理和发展的平衡关系。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提起贵州,很多人的印象其实并不深,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不发达,即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并没有给贵州带来很强的存在感。不过最近在b站看了几个视频,深感贵州只是被忽视了。
: 因为特殊地形(被网友戏称为“伪装成省的山”),贵州修建了相当多耸入云端的高架桥,使得原本支离破碎的地面平添了多条动脉,视频把贵州誉为桥梁博物馆,一点也不为过。
: 不过听说贵州工资低却物价高,这可能是它无法吸引年轻人停留的原因,年轻人少,自然也就没有迎合潮流的发言人不断地宣传贵州,而光靠几个宣传片显然不能形成持续的流量。只有当它能够源源不断地吸纳年轻人长期停留,才能不断地有话题热度。这种局面短期内很难扭转,那么就需要借助一个大规模热度的窗口,比如一部票房火爆的电影在此取景,一如阿凡达里的张家界,贵州完全具备这样的潜质,应该好好利用
: ...................
--
FROM 39.155.215.*
贵州环境不错,适合深入体验式旅游
比较可惜的是,没有啥独特的地貌,
喀斯特地貌,梯田,瀑布,广西湖南都有
没有让人眼睛一亮,感觉必须得去的地方
包括世界遗产,梵净山,去一趟感觉也不大方便,特别是北方人要去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提起贵州,很多人的印象其实并不深,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不发达,即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并没有给贵州带来很强的存在感。不过最近在b站看了几个视频,深感贵州只是被忽视了。
: 因为特殊地形(被网友戏称为“伪装成省的山”),贵州修建了相当多耸入云端的高架桥,使得原本支离破碎的地面平添了多条动脉,视频把贵州誉为桥梁博物馆,一点也不为过。
: 不过听说贵州工资低却物价高,这可能是它无法吸引年轻人停留的原因,年轻人少,自然也就没有迎合潮流的发言人不断地宣传贵州,而光靠几个宣传片显然不能形成持续的流量。只有当它能够源源不断地吸纳年轻人长期停留,才能不断地有话题热度。这种局面短期内很难扭转,那么就需要借助一个大规模热度的窗口,比如一部票房火爆的电影在此取景,一如阿凡达里的张家界,贵州完全具备这样的潜质,应该好好利用
: ...................
--
修改:stardustx FROM 223.104.42.*
FROM 223.104.42.*
今年上半年开车去了一次,夏天很凉快的地方,发展比较慢
印象比较深的是,高速费比较贵,可能修建成本太高了吧。有的高速几十公里都看不到几辆车。
有的服务区,大妈太无聊了,坐在门口晒太阳
【 在 tcwyzhf 的大作中提到: 】
: 提起贵州,很多人的印象其实并不深,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不发达,即便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并没有给贵州带来很强的存在感。不过最近在b站看了几个视频,深感贵州只是被忽视了。
: 因为特殊地形(被网友戏称为“伪装成省的山”),贵州修建了相当多耸入云端的高架桥,使得原本支离破碎的地面平添了多条动脉,视频把贵州誉为桥梁博物馆,一点也不为过。
: 不过听说贵州工资低却物价高,这可能是它无法吸引年轻人停留的原因,年轻人少,自然也就没有迎合潮流的发言人不断地宣传贵州,而光靠几个宣传片显然不能形成持续的流量。只有当它能够源源不断地吸纳年轻人长期停留,才能不断地有话题热度。这种局面短期内很难扭转,那么就需要借助一个大规模热度的窗口,比如一部票房火爆的电影在此取景,一如阿凡达里的张家界,贵州完全具备这样的潜质,应该好好利用
: ...................
--
FROM 120.136.20.*
那个黄果树瀑布,要走那么远,累死了都,哈哈
【 在 zwl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来如此
: 那也是求仁得仁
: 自绝于人民
: ...................
--
FROM 120.22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