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湖南四川以前没有辣椒怎么过日子的
不要你觉得我觉得的……毫无依据。至于茱萸当时怎么吃,你知道么?茱萸严格说是花椒的一种,味道偏苦,且刺激性远不及辣椒。更重要的,这是香料调味品,不是食品,蔬菜那样吃。
【 在 BeAr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觉得葱姜不辣是因为有了辣椒之后,葱姜的量少放了
: 你啃两口老姜试试辣不辣
: 还有,古代提辣用茱萸,茱萸的味道跟辣椒是很接近的
: ...................
--
FROM 222.131.241.*
胡椒就算便宜也从没当做蔬菜吃……和现在的食辣根本不是一回事。口重就是口重,总是装傻不知道心虚啥……呵呵
【 在 xlv 的大作中提到: 】
: 胡椒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也是外来品,而且胡椒在古代就是奢侈品,即使现在超市里面胡椒也要几百一斤
: 发自「今日水木 on V1829A」
--
修改:lvarez FROM 222.131.241.*
FROM 222.131.241.*
好吃是个主观观念,成瘾性导致嗜辣,导致口味重,导致以为是这样好吃,焉知好吃不是因为自身味觉已经被改造破坏了?我岳母就是,不吃辣啥都觉得不香,生活都没滋味了,但她觉得是痛苦,自己身体不行,不能那么重口了……所以,不让我们孩子碰辣椒以免重蹈覆辙。各种改良版川菜,湘菜之类也有,政府也在宣传口改变味重导致的嗜辣嗜咸的不健康饮食习惯。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时代的车轮挡不住。好吃的东西迟早能火起来,没谁是靠情怀吃饭。
--
FROM 222.131.241.*
原产地美洲啊。不是西方人给所谓新大陆起了个这个名字,就没这地方么?
【 在 howmoney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很久就传播,那还叫美洲作物吗,不就全球作物了。
--
FROM 222.131.241.*
你再查查去吧,宋代都有描写辣椒花的诗,观赏植物。
【 在 NMD2002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录当中,辣椒最早于明朝万历年间,在宁波一带登陆,被当做观赏植物
: 现在宁绍平原那带也不爱吃辣
: 几十年后新疆和云南一带也有进入,
: ...................
--
FROM 124.64.17.*
讨论的是吃辣椒,你非要转进其东西,葱蒜熟的根本不辣,胡椒你是当菜吃的吗?你既然提茱萸,请问即便现在川菜了茱萸是当蔬菜吃么?史料记载的多了,关于食辣,都没有跟其他辛香的调料香料混淆,你非说以前吃茱萸,跟辣椒能类比,这难道不是你觉得,不该管你要史料?而且我问的是当时怎么吃你知道么?你说现在川菜里还用的上,是不是理解不能?
茱萸属于花椒一类,这是植物物种科学分类的一个结果,你不满意也就罢了,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说的是植物学分类,你说和花椒味道不同,鸡同鸭讲,到底是你理解力底下还是植物学分类分错了?
辣椒的问题,是嗜辣成瘾导致口味越来越重的趋势,跟什么葱姜蒜胡椒之类有质的区别,这个观点你不同意随意。抬杠也不是不能接受,只是拜托稍微有点脑子……
【 在 BeAr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吃个葱蒜胡椒,和辣椒比起来,口味重差着层次呢……”
: 这句话是你说的,不是“你觉得”,难道是哪个史料记载的?
: 茱萸我当然知道了
: ...................
--
FROM 124.64.17.*
讨论的是吃辣椒,你非要转进其东西,葱蒜熟的根本不辣,胡椒你是当菜吃的吗?你既然提茱萸,请问即便现在川菜了茱萸是当蔬菜吃么?史料记载的多了,关于食辣,都没有跟其他辛香的调料香料混淆,你非说以前吃茱萸,跟辣椒能类比,这难道不是你觉得,不该管你要史料?而且我问的是当时怎么吃你知道么?你说现在川菜里还用的上,是不是理解不能?
辣椒是一种蔬菜,至少在湘菜是这样想,川菜很多菜品,辣椒用量都超过了主材,这不是蔬菜是什么?跟调料香料的用量有可比性么?我没说青椒,你不要编造。
茱萸属于花椒一类,这是植物物种科学分类的一个结果,你不满意也就罢了,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说的是植物学分类,你说和花椒味道不同,鸡同鸭讲,到底是你理解力底下还是植物学分类分错了?
辣椒的问题,是嗜辣成瘾导致口味越来越重的趋势,跟什么葱姜蒜胡椒之类有质的区别,这个观点你不同意随意。抬杠也不是不能接受,只是拜托稍微有点脑子……
【 在 BeArw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吃个葱蒜胡椒,和辣椒比起来,口味重差着层次呢……”
: 这句话是你说的,不是“你觉得”,难道是哪个史料记载的?
: 茱萸我当然知道了
: ...................
--
FROM 124.64.17.*
其实根据研究,四川嗜辣很大程度上跟盐的关系不太大。当然,食辣的起源是贵州土苗,因为代盐需要,这一点没问题。食辣的风俗从贵州向周边蔓延,开始主要是西南山区,成都平原周边是再往后的事。根据四川食辣演变研究结论,这主要是平定三蕃以后,成都平原人口开始由各地移民填补。各地移民口味各有不同,相应调料香料却由于蜀道运输不便捷,难以完全满足,辣椒的口感强烈,容易起到替代效果,食辣的风俗蔓延,终于一统大家口味。而临近的湖南,是另一个故事,相对更加临近贵州的湘西南,也是山区,这里地方志记载的食辣习俗远早于湘江下游洞庭湖一带的湖湘水陆要充地带。长沙,岳阳食辣历史很晚近,至少到同光年间,食辣还是还是士绅所不齿的粗鄙习俗,高端菜品更是民国时期都还不怎么用辣,更别提嗜辣。甚至据考证辣椒的传入也是从北方传来,长沙的辣椒最早叫秦椒,与湘西不同,说明似乎不是从贵州湘西这一路传来。
【 在 animalr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替代盐
: 盐需要花钱买 自己无法生产
: 古代小农自然经济,1分钱就是巨款,只要能自己家生产的绝不花钱外购,外购花1分钱在古人眼里都是造孽,除非无法替代没办法
: ...................
--
FROM 124.64.17.*
食辣有成瘾性,导致口味变重,追求味觉刺激,这不是我个人的观点。
你理解也有问题,我明明说我岳母不吃辣才生活没滋味。至于痛苦,那是因为嗜辣,胃有病变被刺激导致,是医生说不能吃辣,不是我,她女儿整天管着,限制她,也不是要虐待她,是忧心母亲的疾病。她自己也知道但口味改不了,不吃感觉生活没滋味,感觉没享受到美食,吃了身体又拉警报,这是两难,所以说痛苦。无辣不欢可能是条这样的不归路,所以才不让小孩也走这条路,成为重口。清淡自然健康,这才是美食潮流,也是美食的初心。辣本来是适可而止的,现在这种辣,你让每个人类幼崽第一次吃都一个德行,说明本来人是受不了的。教园也有一个著名的怎样让喵咪吃辣椒的比喻,说明,高等动物也是本能抗拒辣椒的。
另外我以前说过 前面也有人提到,食辣其实最终是不能替代盐的,虽然食辣习俗最早是源于贵州土苗代盐的需求。因为,嗜辣所带来的重口为是泛化的,也会带来对咸,香的重口味追求。因此,高辣往往与高盐高油重合。一些地方的政府卫生当局呼吁改变高辣高盐的重口味倾向,也是出于公众健康考虑。充上简单自然健康的饮食文化,并不是针对谁。说一句,嗜辣是陋习,不要玻璃心。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就是主观好吃,因为好吃才流行。辣椒算是比较健康的食物了。你用词太夸张了,加入过多主观情感:成瘾,生活没滋味,重蹈覆辙。
: 你岳母是个例外,长沙有几个人觉得吃辣是痛苦? 大多无辣不欢。小时候不吃辣椒的稍微大点也抵制不住诱惑。
--
修改:lvarez FROM 124.64.17.*
FROM 124.64.17.*
哎咱们就事论事,有些人觉得是在攻击人家乡甚至信仰……真是挺无聊的。
【 在 zht7398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青就是四川人。用你教哪好吃不好吃?
--
FROM 124.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