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三星堆出土的人物形象和中原不同就觉得怎么着本质原因
三星堆没有文字。
看看彝族。
文化
南诏文字受汉字的影响很深,唐武后圣历元年(698)所立的安宁《王仁求碑》的碑刻文字所用皆为武则天颁行的字体,同时还运用了唐代民间流行的俗字体,如冈(罔)、(闭)等。具有典型性的《南诏德化碑》通体全是唐代汉字,且辞藻华丽,颇具唐风。在佛教传入南诏后使用汉字更为普遍,著名的《南诏中兴二年国史画》是反映南诏历史的国史画卷,秘藏王宫内供王室成员观看的,画卷的款式、题记皆采用汉字,画卷外的补充说明文字卷亦用汉字。
南诏还使用僰文记事。僰文即用方块文字记录白语的文字,或将汉字笔划作部分增减而成的表意记音文字,这种文字创始于南诏时期。僰文多用在有字砖瓦上,在云南许多古城遗址中都出土了刻有这种僰文的有字瓦。还有用僰文写成的《僰古通记》。但这种僰文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推广,在南诏以后基本没有人使用。
文学
在诗星璀璨的唐朝,作为仰慕中土文化的南诏,能够涌现一批有造诣的少数民族诗人及其作品,是无须置疑的。只是这一批诗人及其作品,由于史料的缺乏,我们已经无法获知他们的名字,也无颜再睹他们的诗作。
南诏杰出的诗人除杨奇鲲、段义宗外,还有赵眉隆、赞卫姚岑两人,而且他们在出使唐朝时还写过诗作。从段义宗《题判官赞卫有听妓洞云歌》一诗可知,赞卫姚岑的官职是判官,《洞云歌》是赞卫氏所作,段氏唱和。赵眉隆亦“有词藻”。这就证明,有史记录的这4位南诏使,同时也是南诏的4位诗人,他们之间应有唱和作品,只是未被历史记录。另外,世隆时期的董成也应是一位有造诣的诗人,世隆曾“遣清平官董成至成都”(《南诏野史》),被剑南节度使李福囚禁,险些被杀。因此有人认为《思乡》一诗是董成所作。
道南和尚疑为南诏时期的一位僧侣诗人。万历《云南通志》卷二、天启《滇志》卷二十八皆载有唐道南和尚《玉案山》七律一首,筇竹寺在玉案山,万历《云南通志》卷十三云,筇竹寺,“唐贞观初建”,元代郭松年就曾经在此地见到过“梵宇云堆筇竹老”的景象(郭松年《筇竹寺》),可推断道南和尚为南诏时筇竹寺僧。《玉案山》诗云:
松鸣天籁玉珊珊,万象常应护此山。一局仙棋苍石灿,数声长啸白云间。
乾坤不蔽西南境,金碧平分左右斑。万古难磨真迹在,峰头鸾鹤几时还。
此诗生动描写了玉案山的迷人景色,述说了这座名山的动人传说。让人们难解的是,全诗充满道教意味,这与道南的“和尚”身份不大合拍。
留有诗名的南诏诗人还有居住在楚雄五楼山的王载玄、张明亨。天启《滇志》卷十七说,王、张二人栖居楚雄五楼山,“志在清虚,日载酒峰巅,长啸狂吟,时人莫知识也。”后来遇上“无心昌道人”。到第二年约定的日期,王张二人重登塞上,口占一首绝句曰:“去年霜草断人魂,满江秋水白纷纷。犹记别离亭畔约,西山塞上未逢君。”吟罢,清风徐来,彩云飞舞,无心昌道人旋即来到。不多时,王载玄随无心昌道人腾空而去,张明亨亦阖然仙逝。然而《滇志》没有说明此诗的出处,其来源不清。
南诏的文学以诗歌和散文著称。南诏时期由于与内地联系的增多,加之汉族移民不断进入南诏境内,汉族文学在南诏得到广泛传播,因此“南诏大理时期洱海民族之文学见于纪录者,大都受中国(内地)文学的影响”。南诏文学多具有唐代文学的风采。南诏王及其子孙大多习汉文,读儒家之书。阁罗凤“不读非圣之书”,“尝读儒书”。唐西沪令郑回被阁罗凤“甚爱重之”,令教子弟,阁罗凤之子凤迦异、孙异牟寻都曾以郑回为师学儒学,因此“异牟寻颇知书,有才智”,“人知礼乐,本唐风化”。南诏还遣送统治者的子弟及贵族大臣到成都就学,前后延续50年,就学者多达上千人。这些就学于成都的子弟将汉文化带回了南诏,大大丰富了南诏的文学艺术,涌现出许多诗人和文人,南诏不少的诗文流传到唐朝内地,有的还被收录到《全唐诗》、《全唐文》中。
南诏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和文人,南诏王寻阁劝即是著名诗人之一,他的《星回节游避风台》一诗被千古流传,其诗云:“避风善阐台,极目见藤越,悲哉古与今,依然烟与月;自我居震旦(南诏王),翊卫类夔契,伊昔今皇远,艰难仰忠烈;不觉岁云暮,感极星回节,元昶同一心,子孙堪贻厥”。此诗颇具唐诗风格。
南诏官员中也有不少的诗人,布燮(清平官)段义宗的诗歌广为流传,例如《题大慈寺芍药》中的名句“繁影夜铺方丈月,异香朝散讲筵风”和《题三学经楼》中的“玉排拂道珊瑚殿,金错危栏翡翠楼”都是佳作。还有世隆时的清平官董成的诗《怀乡》:“沪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庭前花不扫,门外柳谁攀。坐久消银烛,愁多减玉颜。悬心秋月夜,万里照关山。”这首诗的唐诗风格突出,被收录在《全唐诗》中。清平官赵叔达的诗也很有名。清平官杨奇鲲的诗不仅意境新颖,而且颇具唐诗韵味,如收入《全唐诗》中的《岩嵌绿玉》:“天孙昔谪天下绿,雾鬓风鬟依草本,一朝骑凤上丹霄,翠翘花钿留空谷。”它充分反映出南诏诗歌的高水平。
南诏散文的造诣也较高,流传极广的《南诏德化碑》是散文中最著名的代表作,碑文洋洋洒洒数千言,辞藻典雅,文字高洁流畅,跌岩生姿,一气呵成,颇有唐代散文大家的文风。
【 在 yuanfei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星堆有大量海贝,说明不缺碘。另外彝族是达罗毗荼人的后代,三星堆已确定是单倍群O,根本就是不彝族人的祖先。彝族要是有三星堆的文明,也不至于到解放时还是原始社会了。
--
FROM 39.144.137.*
你说这些没用,基因都测出来了。
【 在 sanford66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星堆没有文字。
: 看看彝族。
: 文化
: ...................
--
FROM 39.144.82.*
链接?
【 在 yuanfei202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这些没用,基因都测出来了。
--
FROM 39.144.137.*
历史上类似的文明肯定不少,都消失的茫茫的时间长河中了,也许再过几百万年,新出现的文明也发掘到现在我们人类文明的痕迹。
【 在 maplab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就是大眼睛,至少有一个地域或者流派是这样的。比如皮影戏和民间剪纸,年画里面的形象,都是大眼睛。小眼睛只是为了强调民族特点近些年的自我实现。
--
FROM 125.69.47.*
我堂弟就是那种长相,汉瑶混血,是不太一样
--
FROM 129.227.142.*
看来还是人种的问题
【 在 sanford66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在爨氏时期,云南彝族的文明就超越了原始氏族社会,但凉山彝族完全没跟上步伐,直至民国仍没有统一政权。
--
FROM 180.111.104.*
西羌
--
FROM 221.218.139.*
很早以前就有分析,各种考古分析
不过应该还是基因最有说服力,骨骼等生理特征其次,其它不好说
【 在 sanford66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星堆没有文字。
: 看看彝族。
: 文化
: ...................
--
FROM 222.70.129.*
是啊 三星堆有骸骨么
【 在 sanford66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星堆人的基因标本是如何获得的?
--
FROM 112.9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