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地理决定历史发展和当代格局
你这个假设不成立
一两百年的差异不可能用你这套说辞解释
事实就是殖民者长期只能停留在非洲的海岸地区
旧大陆武德充沛的程度远非新大陆可比
【 在 ericzeng (我也不想颓废)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因为有更好的美洲,当然先瓜分美洲了。瓜分也是需要时间的。
:
: 没有美洲,自然就先瓜分非洲了,并不会影响太多时间。
:
--
FROM 117.143.100.*
你就装看不见吧
另外木薯也取代不了土豆和番薯的地位
【 在 ericzeng (我也不想颓废)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不能?这一两百年都让先去美洲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衰落了,有多大差异。
:
: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7.143.100.*
没有美洲用非洲代是你说的啊
【 在 ericzeng (我也不想颓废)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你装作看不见吧,土豆和番薯是让全人类受益,又不是只有欧洲收益。
:
: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7.143.100.*
行了
没有土豆就没有工业革命
还是这句话
【 在 ericzeng (我也不想颓废)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我说的啊,有什么问题?没有美洲全人类都没有玉米和土豆这些呗,又不影响比较优势
:
:
--
FROM 117.143.100.*
你不认同就不认同好了
又没有什么分量
【 在 ericzeng (我也不想颓废)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你认为的夸张观点而已,我并不认同
: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行了
--
FROM 117.143.100.*
我说的历史事实
【 在 ericzeng (我也不想颓废)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好像你很有分量似的。。。
: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不认同就不认同好了
--
FROM 117.143.100.*
没有土豆,欧洲就靠那低产小麦,几年闹一次饥荒,还有毛线个工业革命
zz
18、19世纪,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这时英国面临一个自然条件的限制,就是搞工业得需要大量的土地来建工厂,可英国是一个岛国,土地很有限,都拿去建工厂了,耕地就不够了。
那粮食从哪来?
英国人想出了解决的办法:当时爱尔兰是英国的一部分,很多土地都掌握在英国人手里,于是英国就把小麦这类的主要农作物都放到爱尔兰岛来种植,等有了收成,再输入到英国。
那爱尔兰的土地都给英国人种小麦了,爱尔兰人自己吃什么呢?
这时马铃薯就发挥出作用了
当时,英国在爱尔兰大力推广马铃薯种植,马铃薯是一种含热量很高的作物,单位土地面上种出的马铃薯,提供相当于小麦三倍的热量,所以爱尔兰人就以马铃薯为最主要的食物来源。
一部分地种马铃薯,够自己人吃的了,其余的地种小麦卖给英国,一举两得了。而英国就不用再预留农业用地,腾出来大量土地建工厂,专心地搞他们的工业革命了。
正面的影响是,英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完成从农业到工业化转型的国家,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完全可以通过进口来解决粮食问题。
【 在 ericzeng (我也不想颓废) 的大作中提到: 】
:
: “没有土豆就没有工业革命”,这事儿发生过吗?还历史事实。。。
:
:
--
FROM 117.143.100.*
没有足够人口就没有市场
没有高产作物就没有廉价工业用地
城市化也会成为无根之木
工业革命的前提就没有了
【 在 ericzeng (我也不想颓废)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转进,我就问你,“没有土豆就没有工业革命”,这事儿发生过吗?怎么就是历史事实了
:
: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7.143.100.*
当然发生过
我都说了这是先决条件了
伴随着十八十九世纪欧洲人口翻了三倍
不会看不懂中文吧
【 在 ericzeng (我也不想颓废) 的大作中提到: 】
:
: 别回避,“没有土豆就没有工业革命”,这事儿发生过吗?怎么就是历史事实了
:
:
--
FROM 117.143.100.*
行了
别嘴硬了
中国人口翻三倍是永不加赋搞的,代价是扩大垦殖面积,包括大量非平原地区也开垦,新增人口都是饿殍,三五年一灾,饿死人常态
那是工业革命不了
【 在 ericzeng (我也不想颓废)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发生过“没有土豆”这个前提吗?你不也是在推测吗?怎么就高人一等似的
:
:
--
FROM 117.14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