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香港人是不是对上海滩有特殊感情,认作老大哥?
四九年的时候,上海一堆商人和大佬逃过去的。香港的有钱人里面上海人非常多。像杜月笙,张爱玲, 周星驰的父母应该也是从上海过去的。上海话应该是香港富人中的通用语言。
--
FROM 222.67.125.*
港片里面有一堆讲上海的,什么上海滩,上海滩13太保,上海滩赌圣。我觉得香港人绝对是对上海是有情结的。
--
FROM 222.67.125.*
三七年逃走了,四五年又回来了,然后四九年又跑了。。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1937/1949
: 两波
--
FROM 222.67.125.*
香港人认为广东话是市井语言,上海话是富人当中说的比较多的。
广东话登上大雅之堂,出现大量粤语歌那是70年代以后的事了。
英国鬼子故意制造分裂的常规操作
【 在 Demi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星驰祖籍是宁波的,
: 上海话在香港影响很小吧,连歌曲都没有上海话的,包括上海滩也是粤语唱的
: 主要是上海话在江浙的影响,远没有广州话在两广那样能称为标准音,毕竟上海近百多年才兴起。珠江流域远至南宁百色,都可以用广州话交流,即便各地有土白话,遇到广州人也会变一下音用相对标准的白话交流。而上海话,江浙一带好像没几个人去上海时候改说上海话的吧?
: ...................
--
FROM 222.67.125.*
上海的富人基本上都跑香港了
【 在 fluth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上海搞电影的那帮人去了很多,正常。
:
: 【 在 larryxin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222.67.125.*
澎湃新闻刊发的“香江廿年”系列报道,今天聚焦在香港的上海人。
在香港,不少港人都有着“老上海”情结。饮食、影视,处处可见沪文化的影子。
两座城市从各自开埠以来关系逐渐紧密。上世纪40到50年代,大批人在战时迁徙,由黄浦江畔辗转南下到狮子山。新界荃湾、港岛北角一代,曾因聚集了大量上海籍移民而有“小上海”之称。
随他们一同到香港的,除了资本和专业技术,还有“十里洋场”的生活习惯。此后,海派文化的基因开始注入香港的多元文化层。
实业家安子介、船王包玉刚、影视大亨邵逸夫……近一百年来,上海人的身影出现在香港的多个行业,并成为各界精英。改革开放乃至香港回归后,在港的上海籍政商界名流更是为沪港投资置业、基础建设、贸易往来奔走协调。
生于上海的李和声一直致力于推动沪港合作。他曾公开表示,沪港两地进行更紧密经贸交流与合作,可实现两地共同发展,进而推动香港特区与整个内地经济的共同发展。
“如果没有上海、江浙一带上世纪40、50年代南下的这批人,可能也没有香港的今天。”李德麟指出,当年与父亲同时期到香港的,有很多具有专业资格和技术的人才,后来在各行崭露头角,对香港的发展都起过决定性作用。
“比如包玉刚、董浩云等,当时这批人都年富力强,办厂、置业,积累了财富,在香港后来也站稳了脚跟。”而因为聚集了大量上海籍新移民,香港荃湾、北角等地也都曾有“小上海”之称,人们在这些地方生活,用上海话可以沟通自如。
【 在 realseiya 的大作中提到: 】
: 周星驰祖籍宁波,王晶祖籍绍兴
:
: 四九年的时候,上海一堆商人和大佬逃过去的。香港的有钱人里面上海人非常多。像杜月笙,张爱玲, 周星驰的父母应该也是从上海过去的。上海话应该是香港富人中的通用语言。
--
FROM 1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