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江与河没有区别吧
你这有出题老师的潜质啊。现在初中题都有点吹毛求疵的感觉,特别是文科类的题。
【 在 bravestorm 的大作中提到: 】
: 习惯叫江就是江,习惯叫河就是河。
--
FROM 219.143.212.*
闽江晋江呢?水质不清纯?
【 在 lover2016 的大作中提到: 】
:
: 江是干流,河是支流。
:
: 江汇入水系多,河汇入水系少。
:
--
FROM 103.79.107.*
记得中学历史书的古代地图里,
“江水”指长江,“河水”指黄河,
所以估计古汉语里的“江河、河流”其实是“水”字,
“江”和“河”都是具体的河流名称,
只不过后来它俩备胎转正,翻身了
【 在 bravestorm 的大作中提到: 】
: 习惯叫江就是江,习惯叫河就是河。
--
FROM 159.226.52.*
河的源头,多山水支流,
江的源头,多地势平缓的水系
仅此差别
【 在 MDV 的大作中提到: 】
: 青衣江是大渡河的支流吧
--
FROM 111.196.245.*
我没说江水水质不清纯
【 在 ShapeOf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闽江晋江呢?水质不清纯?
:
--
FROM 111.196.245.*
女子,
抛开工业污染的现代,
河水半水半沙,秦国郑国渠过早的衰亡因上游渭水森林乱砍滥伐,用于制造攻城云梯和战车,秦国战争储备力剧增导致砍伐量增大。
北半球在2000年前进入近日角度,日晒面积增大,北纬40度以北蒸发量开始大于降雨量,这是陕北原始森林加速消失的主因:气候由湿润急剧变成半干旱。
公元2024年,兰州中山桥下的黄河,捧起一手水,下半黄沙上半清水,你说河水干净不干净? 干净!
你认为的不干净,应该有工业排放、畜牧养殖、生活污水的参入了。
福建是7山2水一田, 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拦截了热带携雨气旋,唯独的原因和造山运动后期丘陵山脉导致植被易于生长,水汽上升凝水,于山间地表汇聚,溪源于山水,植被腐殖过滤,水质清冽,这是溪的正确解释,
至于福建全省多溪,也因7山2水一田(田即平原)的成水原因所定。
【 在 douleimi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他叫河的水干净吗,清澈吗??? 所以福建叫溪的才凸显特别了??
--
FROM 111.196.245.*
溪的自然成因,与河水不同
溪是山前暖风遇冷凝结,温差落水,无地表下水系排泄之说
河的源头,山系水的排泄汇聚。
自然形成的山溪,净流量和河道宽度,的确小于河,因其过滤有大量植被腐殖质和沙土过滤,多于南方温热之地。
北方旷寒,植被稀疏,山水下泄的下垫面多石质 砂,石块,下泄损失少,故过水面宽且水量大。
【 在 douleim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没有可能这些溪比河要浅?
--
FROM 111.196.245.*
没研究过四川水系图
但河的汇入,以山水为主
江的主水量,有地势平缓地区的水溪组成,这是肯定的判断
水治理关注的是源头保护,江行政区划断面上的水质监测,各水委的职责所在,核心于此。
【 在 MDV 的大作中提到: 】
: 青衣江是大渡河的支流吧
--
FROM 111.196.245.*
先秦时期,水系一般都是单字,江,河,渭,淮,对应的就是长江黄河渭河淮河,后来就在单字后加个水。因为长江黄河的地位,唐宋以后南江北河就固定下来了,跟水流的大小无关,再后来人口流动文化融合就没那么明晰了,南也有河,北也有江,比如黑龙江,赤水河,其实就是文化习惯
【 在 bravestorm 的大作中提到: 】
: 习惯叫江就是江,习惯叫河就是河。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HW110」
--
FROM 36.40.164.*
了解水的源头,是地球物理学。有地磁导致高维度还是低纬度日晒面积增大,导致海洋气团进入陆地腹地的沿途蒸发量增大,导致进入内地水少 或水多。
跨流域调水,取决于两个流域是否同处一个维度,即日晒纬度上和海洋携雨覆盖同一区域内,这是千年都江堰还起作用的原因,而当年工程浩大的郑国渠,早已灭于历史的砂砾
【 在 douleimi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没有可能这些溪比河要浅?
--
修改:lover2016 FROM 111.196.245.*
FROM 111.19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