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规模普及别墅的可行性
嗯,现在要不是网上定,要不就是开车就买,几乎不会走路去买。
不过貌似美团买菜和叮咚这种都是亏本经营,不知道是否可以持续。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是葱送到家门口方便!
:
--
FROM 223.167.21.*
送药业务应该没问题,因为利润高,本质上和送外卖是一样的,属于现金奶牛业务。
送菜这个的话,就有点堪忧。至少以后估计要有不少溢价了,否则感觉无法长期持续。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会走路去买啊
: 周末晚饭以后去江边逛
: 顺便会去超市看看,带点东西回家
: ...................
--
FROM 223.167.21.*
周末一张机票海边度假这个能源耗费貌似也不小吧
从成本来讲,房子大点,一年能源费用多5000已经算蛮厉害了。
但周末飞机出去一次花费都不止5000了,你说这个太奢侈了更加不现实
【 在 animalr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人均居住面积已经在世界上靠前了 舒适度也不差,比什么美国木板房强多了
: 问题是:
: 1、配套资源。土地不缺,但是你荒郊野外盖那么多房子,附近啥东西没有,生病没医院,这房子住着没意义
: ...................
--
FROM 223.167.21.*
我咋不知道机票还有这么便宜的
燃油附加费,机场建设费啥的都要150了吧,双程就是300了吧,一个家庭光这个成本都1000多了。
特别便宜的票肯定不可能一直有的,正常飞三亚机票我没见过往返低于800的。
而且三亚也不适合每个季节都去啊
春秋天还不如在大城市呆着呢(同样住房水平的情况下,如果去住小旅馆,那图个啥,去浪费机票么)
【 在 animalr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你比较有钱,一般人搞个随心飞,每周去一次三亚,住几十块钱小旅馆,机票住宿吃饭成本加起来才三五百块钱
--
FROM 223.167.21.*
所以比较现实的是提高点容居率,小平层换成大平层。
人口密度完全不变,对交通的压力也完全不变。
【 在 ooxyz 的大作中提到: 】
: 土地够,但实际不大可行。因为大多少人要上班,想想那个车流量。而且不少人上班会离家非常的远
--
FROM 223.167.21.*
不过每周4天工作这个我是非常赞同的,至少不应该鼓励996.因为现在问题就是消费不足,导致就业不足
如果有更多时间消费,每个人上班时间也少一些。那么就业需求也就上来了,这样就比较平衡了。
另外最好每周4天再来2天居家办公(现在很多国外公司都这么干的),实际上工作效率并不低。这样对城市通勤的压力也就小多了,路上时间也短了,浪费时间就更少了。
这样一弄的话,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瞬间提起来了。
【 在 animalr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你比较有钱,一般人搞个随心飞,每周去一次三亚,住几十块钱小旅馆,机票住宿吃饭成本加起来才三五百块钱
--
FROM 223.167.21.*
4天工作工资也相应降低呗。降成之前的80%
之前招4个人的,现在招5个人,企业貌似并没有什么损失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放心
: 能实现4天工作制的只有体制内
: 企业没有利润还多给你放假?
: ...................
--
FROM 223.167.21.*
哈哈,这个倒是很有可能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更完了
: 主动要求加班
: 名存实亡
: ...................
--
FROM 223.167.21.*
那实际上现在也已经可以做到了
公司边上自如的租房,大房子分割,大概就是10来个平米
然后在香河啥的买个大房子
唯一问题是享受不了北京的教育配套
但教育资源其实本来就应该平等化
如果教育都平等了,就可以这么操作了
【 在 animalr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特快有一个类似的帖子,里面提出了蜂窝式住宅的概念,我觉得很好
: 未来可以这样,国家出资在大城市市中心建造或改造一批高密度小户型住房,全部是单间,10平米,独立卫浴,只解决睡觉问题,不考虑客厅厨房啥的,不考虑居住品质,不需要绿地,只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然后免费提供给在附近工作的人居住,特别抢手的地段可以适当收费,普通地段免费,向社区居委会申请,三年期满可以续签,但按时间排队。
: 房地产市场依然存在,以美式别墅为主,分布在郊区。大部分人每周4天住免费的蜂窝房,上班工作,下班去健身房和酒吧混几个小时,晚上回家只睡一觉,完全不需要什么绿地和朝南日晒之类。周末3天回自己买的别墅住,成为常态。
: ...................
--
FROM 223.16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