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最适合东亚的还是中高层住宅
欧洲的低层高密度
四方街区
天朝人民看不上
街景美丽,居住不适——虽然留学生没有什么问题
【 在 antaplus (anta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21层左右的楼
: 车库在地下
: 这样才能生活方便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39.144.106.*
天朝大城市没有国外意义上的郊区
规划模式高度统一
建设模式高度统一
生活模式也高度统一,又由于配套缺乏、通勤拉长,生活痛苦指数高于城区,直接抵消居住舒适带来的愉悦
【 在 antaplus (anta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喜欢的人可以住近郊区
: 【 在 leafleave 的大作中提到: 】
: : 生活质量太低
: : 【 在 anta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39.144.106.*
洋人也分
美蒂那种大饼城市特殊
相当于车商绑架了规划,人人有车,人人也必须买车
而欧洲、东亚的大部分民众,高密度城区和低密度郊区并行,配套也并不遥远,公共交通及其发达,有效的降低了生活成本
但欧洲城市规模比较小,荷兰人小气连公共交通的钱都不想付,就成了自行车王国,也OK,这个在东亚巨型城市难以实现,城市半径一般比欧洲大1-2倍
天天买菜是前工业社会的孑遗,东亚蚁巢的宿命是天天外食,大多数社畜没有时间自己烧饭,未来也退休不了,收入替代率太低,活到老得干到老
【 在 antaplus (anta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朝城市从诞生之初就是为了方便
: 汽车也是近些年才快速普及
: 而且啥都和房子绑定
: 习惯相差很多
--
FROM 39.144.106.*
另外任何有历史的国家
城市诞生的首要因素除了方便,还有安全
It is from their foes,not their friends,that cities learn the lesson of building high walls. ——Aristophanes
所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只有资格叫XX村
【 在 antaplus (anta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朝城市从诞生之初就是为了方便
: 汽车也是近些年才快速普及
: 而且啥都和房子绑定
: 习惯相差很多
--
FROM 39.144.106.*
中国经济适用房应该降低日照要求
廉租房应该免除日照要求,并不执行住宅套内空间的净面积规定
这样提高了土地效率,商品住宅的环境可以更提升一些
然并卵,天草不允许
【 在 LandSpect (……)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说东亚是指人口稠密,那单从建筑面积和环境综合使用效率上,小高层更为合适。综合文化、城市规模等等,多数城市底层、多层足够,也更舒适。
: 【 在 antaplus 的大作中提到: 】
: : 21层左右的楼
: : 车库在地下
--
FROM 39.144.106.*
日照对土地强度的影响非常大
【 在 LandSpect (……) 的大作中提到: 】
: 纯经济手段跟规划逻辑还是有冲突的。跟目前中国巨大的建筑面积过剩浪费比,降标省的很有限,实际旧改中标准也是降的。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中国经济适用房应该降低日照要求
: : 廉租房应该免除日照要求,并不执行住宅套内空间的净面积规定
--
FROM 223.1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