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东亚大米与小麦之争
嗯
【 在 wissenschaf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只有中国饮食没有像日本韩国那样被西化?亚洲食物西化最核心的部分是主粮的西化,也就是米饭被面包代替。只有面包更高比例 ...
--
FROM 223.104.40.*
西方最直接的影响我国的就是雇佣关系吧。在这种强力影响下。我国不得不把雇佣关系也提升到了最高的标准。至于小麦或者大米。不好说。大家说呢?
【 在 wissenschaf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只有中国饮食没有像日本韩国那样被西化?
: 亚洲食物西化最核心的部分是主粮的西化,也就是米饭被面包代替。只有面包更高比例的作为主食,才能谈整体食物被西化。
: 首先我们从中国烘焙行业最大的头疼问题讲起:我有次和我国头部烘焙企业交流,他们最头疼的,就是在中国面包一直都是冲动性消费和奖励性消费,面包的主食化率就是死活上不去。这个「面包主食化率」很关键。面包主食化率低,反映到烘焙店微观上:面包的外卖单量就是上不去,面包产品越来越甜品化零食化,面包店大量贩卖蛋挞、生日蛋糕、月饼桃酥蛋卷这类「不是为了吃饱」产品去做营业额的主力。
: ...................
--
FROM 120.219.40.*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日本有吃面包的年轻人,但是在家做饭都是大米饭。日本只是由于历史原因更多元化了而已。他们的历史传承保留的比中国一点也不少。
【 在 wissenschaf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只有中国饮食没有像日本韩国那样被西化?
: 亚洲食物西化最核心的部分是主粮的西化,也就是米饭被面包代替。只有面包更高比例的作为主食,才能谈整体食物被西化。
: 首先我们从中国烘焙行业最大的头疼问题讲起:我有次和我国头部烘焙企业交流,他们最头疼的,就是在中国面包一直都是冲动性消费和奖励性消费,面包的主食化率就是死活上不去。这个「面包主食化率」很关键。面包主食化率低,反映到烘焙店微观上:面包的外卖单量就是上不去,面
: ...................
--
FROM 124.65.127.*
能看出我给炮宕洗地,也证明你脑仁就那么点大
【 在 bocaj (boc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不仅没有逻辑,给炮攩抗战洗地根本没有脑子……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自己看看前面税额啥现在说的啥
: : 有逻辑没?
--
FROM 117.136.120.*
好意思提炮攩抗战的,告别脑容量了吧……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看出我给炮宕洗地,也证明你脑仁就那么点大
:
--
FROM 114.246.237.*
只要炒菜、火锅占主流,就永远不算西化
--
FROM 182.138.239.*
日本面包超过大米,没出处
--
FROM 114.254.2.*
为啥吃小麦就是被西化呢?中国中原地区吃小麦也几千年了吧
为啥吃小麦就得面包呢?馒头、包子、油条、菜角、油饼、饺子、面条不算吗?
为嘛非得吃什么破面包?要不太油,要不太甜,要不又油又甜;要不就是切片馒头。。。
这文章写的有毛病一样
【 在 wissenschaf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只有中国饮食没有像日本韩国那样被西化?
: 亚洲食物西化最核心的部分是主粮的西化,也就是米饭被面包代替。只有面包更高比例的作为主食,才能谈整体食物被西化。
: 首先我们从中国烘焙行业最大的头疼问题讲起:我有次和我国头部烘焙企业交流,他们最头疼的,就是在中国面包一直都是冲动性消费和奖励性消费,面包的主食化率就是死活上不去。这个「面包主食化率」很关键。面包主食化率低,反映到烘焙店微观上:面包的外卖单量就是上不去,面包产品越来越甜品化零食化,面包店大量贩卖蛋挞、生日蛋糕、月饼桃酥蛋卷这类「不是为了吃饱」产品去做营业额的主力。
: ...................
--
FROM 223.114.189.*
中国人吃馒头包子的不少
【 在 wissenschaf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只有中国饮食没有像日本韩国那样被西化?
: 亚洲食物西化最核心的部分是主粮的西化,也就是米饭被面包代替。只有面包更高比例的作为主食,才能谈整体食物被西化。
: 首先我们从中国烘焙行业最大的头疼问题讲起:我有次和我国头部烘焙企业交流,他们最头疼的,就是在中国面包一直都是冲动性消费和奖励性消费,面包的主食化率就是死活上不去。这个「面包主食化率」很关键。面包主食化率低,反映到烘焙店微观上:面包的外卖单量就是上不去,面包产品越来越甜品化零食化,面包店大量贩卖蛋挞、生日蛋糕、月饼桃酥蛋卷这类「不是为了吃饱」产品去做营业额的主力。
: ...................
--
FROM 106.38.48.*
中国馒头也是历史悠久的
馒头,古称“蛮头”,别称“馍”“馍馍”“蒸馍”,为“包子”的本称,中国传统面食之一,是一种用发酵的面蒸成的食品。馒头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是中国人日常主食之一。
馒头起源于野蛮时代的人头祭,传为诸葛亮征孟获时所发明,形状为人头形,尔后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逐渐改为禽肉馅,但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彼时称为“蒸饼”。三国时,馒头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谓之“蛮头”,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馒头”一词最早单指含馅的馒头,今北人多称其为“包子”,“包子”一词始于宋代,“包子”和“馒头”的称谓,到清代才渐渐分化。而吴语区等地仍保留古称,将含馅者唤作“馒头”,如“生煎馒头”“蟹粉馒头”等等。
--
FROM 106.3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