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再过若干年会不会出现逆大城市化?
对于百姓而言,选择大城市选择的是就业机会(从而提高收入)、医疗、教育、娱乐等。
如果从大城市大规模回流到二三四线,那么需要以下条件:
1)交通足够好:比如即使在三百公里外,也可以完整享受不差于一线的医疗资源,小病可以网络,大病可以快速抵达;这可能依赖于AI看病、空中交通(比如电动垂直起降飞机)。
2)在线办公占比很高:比如企业可能一半人都是远程上班工作;
3)教育资源更公平:比如AI和网络完成教学,老师就是陪伴和引导而已。
总体看,就是看AI、元宇宙、交通等发展了吧,还是有可能的。毕竟地球这么大,干嘛大家非得挤在一块儿?当然完全散开也不会,感觉200公里内需要一个一线二线作为中心。
【 在 cnlepto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企业都找个小城市发展去?
: 大家不用愁房子,挤地铁,按部就班。
: 大城市就是设计和销售存在,或者名义上总部。
: ...................
--
FROM 115.197.103.*
1、工作机会或者说工作方式这个事,当前确实是现场更好。但是我们不要太拘泥于现在。确实是有大量岗位是可以远程的。如果分散到200公里外工作,但是还是有专门的工作场所,要交流随时可以在线会议讨论,偶尔要现场调试或者干嘛可以快捷的过去,那么为什么不可能呢?
2、资源,大病、演唱会,很显然这类娱乐都不是常态的。40年前,你住在离市中心20公里远的地方就算是郊区农村了,今天市里工作的人住在20公里外其实已经正常。如果大病和演唱会这类资源,可以端到端控制在2小时内,那么200km并不是问题。
3、很显然,这是一个每个人都更看重自己的时代。在大城市里住100平,堵车,996被HR和领导盯着低效率加班,没完没了的低效率低价值会议…… 对比你在某个三四线或者郊区,有小院子或者大平层,每周有4天是远程工作没人盯着,但是你也有独立的工作场所而不是在家里,所以工作环境和氛围没问题;生病了小病可以就近,大病打个飞的或者高铁,花200块钱和1小时抵达200km外的一二线城市,也很方便啊。
当然,所设想的这种,10年内不可能,但是30或者50年的话,我觉得还是很可能的。
发展太快了,80年代时看今天,是不是也会说不敢想。
【 在 hais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是工作机会,咱们很多人可能都是从事后端研发类岗位的,往往觉得在哪里办公区别没那么大。但有大量岗位是以人为服务对象,或涉及复杂的人际沟通的,这种靠远程没可能解决,而这种岗位又往往是提升生产率的关键。其次管理这个事情本质上是管人而不只是简单的管事,就是现场效果好过远程太多。
: 二是这里提到的资源,很多本质上还是要靠人(比如医生现场诊断和治疗,明星现场开演唱会等等)。如果这些人的资源都在大城市,那为什么不是生活在距离大城市100公里以内的都市圈,而是非要跑到几百公里开外的中小城市呢
: 以上两点,中小城市都比大都市圈劣势明显,而且想不到有轻易改善的可能。还不如指望随着科技进步,土地使用等问题解决,从而大都市圈飞速发展,人人都能既享受大house,又享受大都市的繁华和便利
: ...................
--
修改:ForSolitude FROM 115.197.103.*
FROM 115.197.103.*
嗯,你说的有道理。不过,如果企业管理模式不变化,也不太可能远程的。
我觉得目前企业里存在大量无效工作,比如随便开个什么会都要拉上一堆人全部参加,然后每天打卡考核过程而不是结果。我觉得要发展到我所想象的那种,那个员工和企业的雇佣关系应该需要发生一些变化, 员工会有点像是个体户,自己对自己的过程负责,但是需要承担一些结果的风险。
大城市的996并不完全是因为真的需要,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管理方式导致的。
你说高密度企业生产效率远高,这个不是太认同,大企业官僚臃肿会带来极大的效率降低。所以大企业的高效率是有适用范围的,比如成熟重复的环节,或者重大攻关的环节。
聚集会降低流通成本,但是会增加矛盾冲突。
【 在 hais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他几点没有意见
: 主要是第3点:为什么在大城市就是996被领导盯着,到三线城市就能每周4天远程呢?这个有些幻想了。应该是:大城市郊区大house每周4天远程、第5天1小时到单位;在三线城市也是大house每周4天远程、但第5天要高铁出差去总部。这才有可比性,因为高密度的企业生产效率远高于低密度企业(这里说的是企业密度,不是人员居住密度;生产效率不是加班时长,而是同样投入产生的产出效益),而高密度企业衍生出大城市,导致大城市高生产效率的企业自然就比小城市企业薪资高很多、高端岗位多很多。
:
--
修改:ForSolitude FROM 115.197.103.*
FROM 115.197.103.*
?????????
你是不是回复错了地方?不是回复我的吧?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然后雇了一堆印度人
: 天天给你好结果
: 最后狼来了的时候要靠闭关锁国才能保住市场?
: ...................
--
FROM 115.196.70.*
人面对面,不外乎信息和情感的交流;很显然,不面对面,信息交流也几乎不受影响,情感交流会有影响,但对企业而言不是主要的。所以对于市场营销策略法律财务,感觉都不是必须在一起,可以在虚拟网络中连接;当前只不过虚拟效果还不够好,而不是虚拟就本质上不行。只有实体的东西、保密的东西,才有现场的必须性。比如设备机械和电气的安装调试、采购来的东西检查质量,或者要带着客户去活动交流感情。
反正我感觉自己有生之年,还是可能看到这种情况的,但是估计没多少时间体验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可能变好可能变坏,但不能一成不变的用老眼光看事物。
【 在 hais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高密度企业生产效率高,主要意思是,企业需要很多专业服务,比如市场、营销、策划、法律、财务等等。这些专业服务公司往往不是只面对一家企业,而是同时服务多家企业客户,所以企业密度高,对这些专业服务需求大,就能养活大量专业服务公司并提供相对平价且高质量的专业服务。而反过来有大量专业服务公司提供平价高质量专业服务,又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
: 这种模式目前还只能通过高密度企业来实现,除非将来这些专业服务都不依赖人的面对面提供.
:
--
FROM 115.196.70.*
1)在办公室也可以摸鱼
2)你看远程摸鱼也是可以通过AI识别的
所以这并不能证明远程工作这种方式不可取。一种工作模式,当然不是简单的就从现在的办公场所回到自己家里(比如疫情这种),而是生活模式、管理模式、考核模式、工作分解等各方面仪器的变化。如果一种模式对员工更舒适,对企业更低成本,那么为什么不可能呢。
你看无人售货,不管是机器还是店面,都已经越来越普遍了。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AI算法,能够高度精准判断出科技公司的程序员,AI算法工程师等是否在摸鱼。通过对100多家科技公司5万多名工程师的评估发现,有近10%的软件工程师基本上潜伏于互联网中什么都不做,并且还拿着6位数美元的高薪,这些工程师被称为“幽灵工程师”,他们不仅给公司带来负担,还阻碍他人工作。因此,科学家认为,这表明全球有数以万计的程序员可以被裁,从而节省数十亿美元的费用。分析认为,当前工程师浑水摸鱼的存在与疫情期间居家办公有关,因为不必再办公室上班,他们或偷偷兼职其它工作。
--
FROM 115.1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