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日本的一次能源供给构成
--
FROM 223.104.40.*

日本当然有煤矿。
比如北海道的夕张煤矿,1990年闭矿;
再比如,北九州著名的 筑豊炭田,包括上百个煤矿,
支撑着战前、战后北九州工业地带的繁荣。
1890年代出荷量大,20世纪初是当时日本最大的炭田,
产煤占日本总产煤量的一半。
1950年代 250多个煤矿相继闭矿;
再比如,长崎的端岛,高品质的煤矿,
1890年日本就开始本格的采掘,用于制铁。
三菱运营,开采到海底 1公里的深度,
1940年代最多时期年产约 40万吨。
坑内温度达到 35度,湿度 90%
直到 1972年才闭矿。
下面煤还多的是,太深、开采成本太高,失去了经济价值。
【 在 moonwal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本土有煤矿?
--
修改:histospring FROM 223.104.40.*
FROM 223.104.40.*
日本战前就有油田,秋田当时就开采。
现在秋田、山形也有油田、油气田。
比如 申川油田、余目油田、由利本荘市还有两个油气田。
只是量少,原油能满足 0.3% 的国内需求,
天然气能满足 2% 的国内需求
【 在 meza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没石油啊,进口也是能源占比。
--
修改:histospring FROM 223.104.40.*
FROM 223.104.40.*
那是供给构成的比例,自给率就圈内一个数字
【 在 pl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对吧
: 再生 + 原子能 + 水力,都应该是自给自足的,加起来怎么才13.3 ?
--
FROM 223.104.40.*
煤多。
对比 1960年,LNG 普及,更可取,煤的作用降低。
如果没有 LNG,还是要采掘煤。
韩国、欧洲发达国也小、能源少,依靠国际贸易弥补
【 在 meza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也不是一点没有的意思。而且,图里是能源占比不是产量占比。不知道这点产量和没有有啥区别。
--
FROM 223.104.40.*
日本核电技术确实是米在 1960年代白给的技术转移
【 在 ac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核能最丰富,还都是白给的
: 发自「今日水木 on HBN-AL00」
--
FROM 223.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