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很难想象甘肃省那么穷
农业时代靠土地靠降水量,甘肃没有肥沃的土地,以荒漠,山地为主,年平均降水量300MM,东西跨度1000公里,降水量地区差异十分巨大,陇南地区年降水量接近四川,河西走廊年降水量不足200MM,黄河流经区域很小,灌溉受益面积十分有限。工业时代靠资源,建国初那二三十年,甘肃和全国的差距并不大,因为有各种矿,煤炭,石油,白银,镍,铜等,各地都有各种厂矿企业。改革开放后,原来的竞争性重工业企业基本死光光了,矿也挖完了,轻工没啥竞争力,贸易受限于地理位置。进入新时代,新质生产力靠人,甘肃自然环境差,中东部人不愿意去,甘肃当地考出来的都不愿意回去,现在差距越来越大。甘肃是没啥办法了,要啥没啥。
--
FROM 61.49.247.*
【 在 piloot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坏
: 白银割器官那么多年才破案
穷生奸计,还是因为穷,这种事就相对来讲多一些。除此之外的绝大部分甘肃人还是蛮厚道的。
--
FROM 61.49.247.*
【 在 KTo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面在哪里看到,说的是2000多年前,帝国首都长安大兴土木,向西像甘肃的平凉、庆阳等地得树木砍伐了近百年,这种人为破坏导致的气候变化就一直延续下来,水土流失、植被覆盖差,这个是自然环境的一个很大方面。
前几年舟曲泥石流大家应该有印象,其实舟曲那个地方,山上以前都是原始森林。据说就是因为在建国后工业化大发展,砍了好多木材,把山砍秃了。舟曲年降水量很大,没有植被的保护,发生泥石流就不稀奇。当然,这是次次要因素。主要还是气候因素。青藏高原阻隔下,没有水汽,离东海岸太远,太平洋的水汽又北上不到甘肃。气候干燥,降水量小,植被很少,恶性循环。
--
FROM 61.49.247.*
【 在 macus2018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家不是说了吗,越穷名字越富
: 敦煌也可能那会穷的要死所以取了个大盛的名字
河西走廊看起来气候恶劣,其实那地方并不穷,一是人口少,二是祁连山雪水灌溉,农业也不落后,三是有大工厂,金昌有色,酒钢。金昌市和嘉峪关市大部分人的就业就是围绕着这两个厂。当然,酒钢这几年差一些。
--
FROM 61.4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