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秦汉隋唐定都长安原因是什么?
关中是中国的中心,中原核心。天子居中而治。
北京才是标准的守国门一词来源
【 在 momadollargo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家的贸易通道向西,丝绸之路,当时关中约相当于现在的东南沿海,朝廷养重兵+天子守国门,以保证国家战略安全,
--
FROM 39.144.177.*
去岭南比到西域近,比到东北也近。长安就在北方最南端,温润多雨
【 在 fluth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长安能统治到百越岭南很厉害了
:
--
修改:philanthropy FROM 39.144.177.*
FROM 39.144.177.*
洛阳盆地非常小,出城十几公里就是黄土高原,盆地里常年不下雨,根本做不了中心。
【 在 thinksmith 的大作中提到: 】
:
: 关中是中原的西门户 正宗中原从来不是关中。自古汉人文化核心是河洛。
: 北魏孝文帝为了汉化 迁都洛阳。
--
修改:philanthropy FROM 39.144.187.*
FROM 39.144.177.*
和粮仓不沾边。也就是现在解放了,之前每隔十到十五年必然灾荒逃难。
现在洛阳也是全国污染最严重的地方,空气质量倒数前三,自来水都不能吃。
【 在 thinksmith 的大作中提到: 】
: 洛阳盆地挨着华北平原啊,距离郑州才100公里,大粮仓。
--
FROM 39.144.187.*
关中水资源一直不是问题,何来滑坡,笑死了。
【 在 darkp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因素是粮食,秦修郑国渠和拿下蜀国之后,粮食产量冠绝天下。
: 具有关中则可觊觎天下。但汉后期人口爆发,战乱和环境脆弱,导致从西域
: 一直到关中,水资源大幅滑坡,粮食高产量一去不复返。
: ...................
--
修改:philanthropy FROM 39.144.187.*
FROM 39.144.187.*
洛阳常年就没有有效降水,十分干旱缺水。
【 在 meza 的大作中提到: 】
: 洛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96.9毫米(1956-1999年数据),是超过西安同期的,当然老有人说西安数据是因为气象站选的不好,南部秦岭山麓的一些站高的多,但洛阳山区也是年均800多的。洛阳22,23连续两年将近1000毫米,其实降水量年际差异大是华北常态,降水也是集中在夏末秋初,常常一次降水就决定了当年的降水量水平。我囯从每小时到24小时极值降水量都出现在华北平原。当然历史上也有波动,汉晋时代,记载稻麦两熟,至隋唐也是“冬不见雪”的温和气候,南宋之后才出现转为比较干旱的记载,之前旱灾记载很少。
: :
--
FROM 39.144.187.*
历史上只有洛阳去关中逃荒。
今年这年景,要是解放前又洛阳逃荒年。
【 在 mez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水网的破坏更致命。唐代就频繁去东都就食,运输问题也是很大成分。
: :
--
FROM 39.144.187.*
瞎编的假数据可没有说服力。
我常年在洛阳生活,洛阳干旱缺水,自来水都不能吃,水烧开除了厚厚水垢,上面还飘着一层浮沫。
冬天空气污染更是全国倒数第一。
【 在 meza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全不顾数据,闭着眼睛胡扯。
: :
--
修改:philanthropy FROM 39.144.187.*
FROM 39.144.187.*
洛阳盆地被黄土高原环抱倒是真的。距离山西近,洛阳老百姓习惯也是和山西相近。现在还是只吃醋,不吃酱油。
【 在 mez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看不上黄土高原?贵关中是哪儿啊?
: :
--
FROM 39.144.187.*
包括明末在内,只要社会动荡,洛阳就土匪横行,无一例外。
【 在 meza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末流民哪儿是重灾区啊?还只有,史盲一样。
: :
--
FROM 39.14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