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上半年主要经济体增长
gdp这个东西感觉就是个游戏,去欧美待一阵子实际体验一下他们的物价,感觉跟中国完全是两个体系,他们服务费巨贵,感觉跟人民币的汇率能到1:1;奢侈品相对国内便宜一些,然后小商品又巨贵,像什么充电宝,数据线,小公仔纪念品之类的,感觉也不能换汇,通讯和交通费也很贵,饭店也很贵。当然也有一些比国内便宜的东西,总体体感,比国内贵个3倍左右,按照欧美的定价体系把中国的东西重新定价一下,gdp至少是美国的2倍。
至于中国是否进入通缩我个人也相当怀疑这个说法,经济不好的时候上些年纪的人是应该有体感的,会有一些东西恶意涨价的,并不会像现在全方位的便宜,其次社会治安会差很多,牛鬼蛇神四处横行,现在可以说是中国记忆以来社会治安最好的阶段。中国当前是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有的住,有的吃,有车开,上的起学,看的起病,至于舆论和很多人的体感觉得日子特别难,我百思不得其解。
【 在 whoareu094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美元名义增长率来看,毫无希望的欧盟增长率明显高于接了好几年泼天富贵的中国,跟马上陷入分裂和解体的美国距离一如既往越来越大。小作文写的好还是一如既往的不管用啊,比中国增长率更低的国家和地区需要很仔细挑着找才能找到
纯数据罗列,狗子们不必有抓住机会表忠心那么急眼
--
FROM 61.141.206.*
我没有学过经济学,不过你的看法并没有认真观察。
现在去海外,大概率去接盘。从去年底你可以看到部分富人回流,跟股市一样,先手赚钱,后手接盘。
【 在 whoareu094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是汇率也是大家交易出来的,实际上允许自由兑换和转出的话中国的汇率根本维持不到现在这个数,大家卖卖房子换完美元走人或者投资海外股市,这点点外汇储备根本不够用吧。可能从实体商品来说人民币低估了,从房价或者未来预期来说,人民币还高估了?未来预期是说很高比例有钱人都觉得中国非久留之地,最终目标还是要去国外
:
--
FROM 61.141.206.*
以前都说国内gdp注水,流传最广的段子就是两个学生比赛吃屎,创造了1个亿的gdp。
后来一次看到美国建筑业的gdp比中国的还高,我就觉得荒诞。中国整个国家都是工地,美国基建跟中国相比可以忽略,怎么统计出来结果竟然是美国的高。我就觉得可能就是个文字游戏,如果说中国的是注水,美国就是水。炒股后经常看美股,我一直不能接受的一个就是美国的公司为什么市净率那么高的同时,市盈率又那么低。我觉得这个也是扯蛋的玩意,但是财务数据确实也支持那样的市盈率,没有细分析过,但是猜想一个就是他们物价高,另外一个可以很容易作假的就是投资收益,随便投几个概念性创业公司,相互吹捧一下,把投资收益吹成1万倍,然后投很多家,哪怕后面很多投资打了水漂,但是总有一些没有破灭的,那么这个故事就可以一直讲下去。
我个人有个比较容易的数据比较方式,好比说比较房子,我会去结合ai去搜索纽约,香港,上海单价最贵的房子是多少钱一平,用极值去比较就可以,我自己的体验基本上比统计数据靠谱,而且不容易被误导。
【 在 yazoo888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 Critical thinking! 很简单的例子, 在加州员工$25的午餐,和杭州20RMB的午餐差不多。 美元计算的 GDP是: $25 vs $3... 哈哈。
:
--
FROM 61.141.206.*
我个人表达其实不在于它真假,就是想有个自己可以参考的视角。
我自己体感是国家比以前强不少这个是个事实,然后人民失业,收入下降,焦虑也是个普遍现象。这是我比较困惑的地方,国家是否要走向自动化智能化,那么失业收入下降怎么解决,是否是通过提高社会保障的方式来维持底层人的生活需求,将来普通人如何自我定位,努力方向在哪里。
我个人属于收入下降的群体,想通过投资或者炒股补贴一下,我是能认识到投资赚钱是在别人没有看到好之前看到好,别人看到坏之前看到坏,这样进场出场才可以挣到钱,所谓的先手赚钱,后手接盘。但是事前总是充斥着相反的声音,如何选择对的方向,我选择的方式就是不去听别人说的,自己找自己的观测对象和方法,自己去得出结论,如果结果正反馈,你就重复去做,如果结果是负反馈,那么你去修正自己的观测对象或者方法,知道找到能得到正收益的方式,用这种方式去自我把控,迎接不确定性的未来。
【 在 changjiangsh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这些数据都有可能是造假呗。
: 但是有些是真的,比如认识的人是不是有工作,消费水平升还是降。
: 如果说个人的圈子太小,去饭馆去写字楼看看人的精气神。挣得多吆五喝六的,挣得少没精打采,穿的也不讲究。
: ...................
--
FROM 61.14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