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澳媒:西方宜居城市排名,暴露对华偏见
是不是今年哥本哈根排第一给人带来误解
这个排名历来北欧不算高
高的是加澳新日
还有中欧的一些城市(瑞士,奥地利)
而且评价的指标挺多的
气候最多只是一个因素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不好大家各抒己见嘛。
: 欧洲人给北欧评分高,我是不喜欢的。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17.136.8.*
哈哈 主要是缺乏了解
也不能说那边没好吃的
米其林最佳餐厅好几年就在哥本哈根呢
毕竟食材品质高,猪肉,虾,奶酪,啤酒都很有名
一旦有了更多了解会不一样的
普通人至少知道那边烘焙好吃
丹麦曲奇不都是很多年魔都送礼佳品嘛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算误解
: 哥本哈根达斯没啥美食,这一条老钟就不可能觉得宜居
--
FROM 117.136.8.*
嗯,不太了解他是谁
可能代表个人看法吧
饮食这个东西,个人尝试比较重要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得马公伯庸曾到丹麦发文
: 接下来介绍本国美食:没有美食
: 我觉得他的看法应该有一定代表性
: ...................
--
FROM 117.136.8.*
哈哈 我理解你的意思 某种程度来讲是认同的
不过我看什么是美食没有一定之规
技法复杂是很厉害
不过其实是古代宫廷的习惯
有御厨们为了讨好贵族炫技的意味
好的食材用简单的技法一样能出彩
包括对香料和奶酪的使用
我就记得北欧风格的莳萝烤虾很惊艳
中餐很少能做出那个感觉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的确
: 不过
: 食材高品质未必代表餐饮high level
: ...................
--
FROM 117.136.119.*
嗯嗯,节日快乐!
个人看法是讲哪个地方是美食荒漠
太笼统了缺乏实际意义
还要看具体的餐厅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色
都能尝试一点最好了
这点来讲上海真不错
另外
北欧对世界饮食影响还是不小
自助餐就是他们发明的
印象里日本到现在自助还叫viking
据说就是当年有名厨去哥本哈根学的
取名也很直白,就叫维京餐 哈哈哈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fine dining肯定有不错的
: 主要是参照系问题,这个我也承认老钟往往有误区,比较体系差异太大,主要还是习惯不同
: 这个和国内评价美食荒漠也是一样的,不是说没有好的餐馆,也不是说没有丰富的品类,而仅仅是说本地菜肴不够吸引人——这也未必是所有人都认可的
: ...................
--
FROM 39.144.39.*
哈哈赞,我家娃比较喜欢意式的面条和烤饼
另外我觉得老外熬汤比较细
去哪里旅行都喜欢尝试下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节日快乐!
: 欧洲对平民餐饮的三大贡献,酒水、肉制品、甜点,都是好物,俺现在就喝着无醇葡萄酒,吃着娃剩下的芝士土豆泥,慢慢叹佢
--
FROM 218.1.143.*
这个有道理。胡辣汤虽然是中原的,但也是典型的融合风格的菜品,河南陕西当地不少都是回民经营的。
四大菜系似乎都不算最看重汤,有汤品也是以里面的食材丰富为卖点,汤本身是配角。
相比较而言法餐对汤分类非常细致和复杂,很是佩服。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风格不一样
: 后来刷到一条老外说他喜欢胡辣汤
: 更像欧洲的汤
: ...................
--
FROM 223.104.164.*
嗯 你说的对 粤菜对汤的理解还是不太一样
像法餐的bisque各种浓汤
中餐没有对应的,或者说只有相似的但并没有特别看重
做个参考,在日料里,有吸物和汁物之分
两者有微妙的区别
吸物一般做前菜的,注重出汁本身,食材一般不多
而汁物会更丰富,一般是在饭前或饭后出现
包括粤菜的汤,更接近汁物的风格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粤菜也看重汤
: 但用法不一样
: 西餐汤是直接当菜的
: ...................
--
FROM 125.114.230.*
浓汤确实更接近羹,胡辣汤其实本质上是胡辣羹
中餐这些当然都是有的
不说粤菜,鲁菜的孔府菜就很重视汤和羹
各种奶汤菜,”一品”羹即是
历史也很悠久了
但现代有些式微
或者换个说法,中餐里羹这个品类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还是餐桌上不起眼的陪衬
个人看法是发展路径的问题
面包和浓汤很搭,
油饼和胡辣汤也很搭
米饭和鱼羹就不那么般配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能说没有
: 中餐有汤和羹之分
: 除此还有粥
: ...................
--
FROM 125.114.230.*
嗯我对酒不是太了解
甚至分不太清楚哪些酒算"中餐的酒"
白酒?黄酒?
非要说的话可能是国内的酒厂距离消费者远了一些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餐品类太多
: 没发展起来的多了
: 在我看来中餐要发展的最大突破口不是食物而是饮品:中国传统的中低度酿造酒需要回归,百害而无一利的高度酒必然会被主流市场抛弃,成为细分市场的一部分,而空缺不能任由啤酒和葡萄酒填补
: ...................
--
FROM 125.1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