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宏观管理水平低不是观念的问题,根子上还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南方前几年也是一样干预过多,都是摸石头过河学习的过程,这几年山东的转变就是一个例子。这种变化说慢也慢,说快也挺快的。尤其地市级以上公务员的流动,对政府管理模式改善提高还是挺快的。
现在北方主要靠重工业和初级工业原料生产积累原始资本,这个过程南方前几年已经完成了,基本进入电子和精密等高附加值制造领域,这个就是南北的主要差距。十年前深圳还是以山寨之都闻名,这几年基本上实现了脱胎换骨。同样刺激了上海、北京、南京、西安等城市的发展,即区域间的竞争和差异也形成了区域发展动力。国内区域间发展的另一动力就是人才和产业的重新配置,产业工人和高级知识分子的大范围重新配置,大公司的跨区域生产和研发,都加速知识和资源的扩散。
最后说几个另类的关键变量仅供参考:房地产实现国民财富的在区域间的大规模分配;高铁网和高速网加速区域融合,以及小汽车的普及,推动经济资源由聚集式向分布式发展,像美国的企业大多分布在乡镇,应该是中国未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大规模高等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知识技能人才不再成为北方和中西部的关键瓶颈;中西部四五线美仑美奂的自然环境加速人才回流,推动人文环境快速构建,同样也将成为新的动能。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北方资源禀赋没有问题,工业规模也没有问题,问题出在顶层规划和基层操作脱节,以及对民营企业的漠视上
: 北方本身产业发展落后南方5-15年不等,但市场并非完全开放(中国名义上的大一统市场,实际上是有不小的门槛的)其实本地民营是有机会的,造车行业南方有吉利比亚迪,北方有长城蔚来就是一例
: 但由于政府干预过多,导致市场经济发展一直不如南方彻底,国进民退之后,则进一步加剧央企国企的资源集中。民营经济效率是国有经济的数倍,这是改开以来的经验教训,也是目前北方经济转型痛苦的根源。现在长珠两个三角为首的制造业产业带动辄生产全球一半的某某产品,京津要想成为世界级城市带,不能光靠金融和某几项服务业,也需要制造业能脱颖而出
: ...................
--
FROM 123.15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