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江苏始终担负“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使命担当
省发改委副主任林康表示,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对江苏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江苏始终担负着“为全国发展探路”的使命担当。
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江苏全省上下从建国初期恢复生产建设、全面起步,改革开放奋进高歌、领跑前行,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毅拼搏、接续奋斗,迈出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发园区蓬勃兴起、创新型经济动力强劲的坚实步伐,创造了上塘村“大包干”和“苏南模式”“不见面审批”等生动实践,书写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昆山之路、张家港精神、“开山岛”精神等时代篇章。
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0万亿元台阶,稳居全国第二位,开创了又一个综合实力提升最快、转型升级力度最大、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黄金时期。
林康说,一百年风雨兼程,七十载沧桑巨变,江苏经济发展的起步腾飞、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的历史跨越,正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生动缩影,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全面展示,也是江苏人民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亮点:南京成功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
南京市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经济发展情况。
副市长沈剑荣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扛起省会担当,经济综合实力持续争先进位,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他说,过去八年,是南京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八年,也是南京城市影响力提升最快的八年。八年间,南京经济总量年均增长8.7%。继2016年GDP首次突破1万亿元之后,2020年达到1.48万亿元,经济规模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跻身全国十强;人均GDP达2.4万美元,位居省会城市第一、全国重点城市第五。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位列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是2017年以来,提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近年来,南京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科技企业矩阵发展壮大,创新资源有效集聚。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超6500家、三年增长2.5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9.1%,拥有独角兽企业15家、位居全国城市第六,拥有培育独角兽企业95家、瞪羚企业312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8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万家、增量全省第一。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南京综合排名已跃升至全球第21位。
焦点:南京“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获国务院表彰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向南京市提问:南京获得国务院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地区表彰。近年来,南京在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方面有哪些有力举措?
沈剑荣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创新名城建设为主抓手,在“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围绕“4+4+1”主导产业体系构建和“地标产业”培育,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生产运行平稳、结构转型加快、动能加速孕育的良好态势,为“十四五”时期南京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近年来,南京产业结构持续调轻、调优、调绿,近三年二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36.9%、35.9%和35.2%;发展动能加速转换,新型电子信息、绿色智能汽车、高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节能环保四大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9%,占全市比重73.0%;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城市轨道车辆、光伏电池等新兴产品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39.0%、79.0%、24.5%、32.2%。
与此同时,南京“科创企业森林”培育工作取得明显实效,高新技术企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带动作用更趋明显。2016—2019年,南京规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2.5%,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6.1个百分点。
去年以来,南京还坚持把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着力点,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新医药与生命健康等八大产业链,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着力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竞争力。今年一季度,全市八大产业链收入总额接近3700亿元。
【 在 bocaiju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另外南京吸引外来人口长三角倒数,不如杭州不如宁波也不如苏州。城市好不好,大家会用脚投票。产业来说,南京就是一个化工城市
--
FROM 49.7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