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河洪水具有突发性强、洪峰尖陡等特点,并且挟沙居海河水系各河之首,素有“小黄河”之称。历史上永定河溃决迁徙为害至烈。仅清代自1644 至1911年的268年间,决口漫溢即达78次,平均每4年左右造灾一次。自17世纪以来的1626、1668、1801、1890、1893年5次洪水 均波及北京市区。如1801年,永定河石景山左堤漫决5处,计长90余丈,卢沟桥下南北两岸决口18处,总长达3200余丈,卢沟桥孔宣泄不及,洪水将桥 栏石狮冲毁。北京城右安门外大桥被冲断,永定门、右安门外灾民多至两万余人,“人多避树上巢居”。《清宫晴雨录》载,当年七月份只有四个晴天,一个月内降 雨600多毫米,“宫内水深数尺,屋宇倾圮者不可数计。”又如1890年,大雨淋漓,“彰义门(即广安门)南西门(即右安门)外一带,平地水深丈许,洪流 淹浸之处,室庐十不存一。”(御史何福*奏折)而北京城内,“家家存水,墙倒屋塌,道路因以阻滞,小民无所栖止,肩挑贸易觅食维艰”。“大清门左右部院寺 各衙门,亦毕浸灌水中”,“深则埋轮,浅亦及于马腹,岌岌可危”,“难以办公”。“并闻外城之永定、左安、右安各门,雨水灌注不能启闭,行旅断绝。一切食 均不能进城。”(御史周天霖奏折)《天津县新志》载:“永定河盛涨,天津受群流贯注,城不没者三版”。类此历次洪灾记述,史不绝书。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减轻永定河流域的水旱灾害,未待流域规划完成,即兴建了官厅水库;下游又完成了整理工程,加强了两岸堤防与险工,固定了 泛区。近20年来,又相继加高加固了卢沟桥以上左堤,修建了卢沟桥枢纽工程,整修了两岸堤防和险工,进行了泛区整治。并自屈家店以下新辟了永定新河,构成 保卫天津市防洪安全的北部重要防线。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永定河河道周边几乎没有任何建设,潮白河也类似,多大洪水也没事。
: 【 在 randomh 的大作中提到: 】
: : 现在的帝都有又不是只有城墙里的帝都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13,4」
--
FROM 39.14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