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葡萄
bitter gourd
bitter melon
别名: 凉瓜、锦荔枝、苦瓜、癞瓜。
生物学分类:真核域(Eukarya)、植物界(Plantae)、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葫芦目(Cucurbitales)、葫芦科(Cucurbitaceae)、苦瓜属(Momordica)、苦瓜(M. charantia)
学名:Momordica charantiap
苦瓜为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苦瓜的果实。叶互生,掌状 5-7 深裂。花小,单性,雌雄同株,黄色。长不超过 2 厘米。果实纺锤形,有瘤状凸起,成熟时橙黄色,味苦,瓤鲜红色,味甜。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明代以前医书没有记载苦瓜,明代《救荒本草》、《本草纲目》始列入,疑为三宝太监下西洋时,从南洋群岛移植过来。清代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清则苦寒;涤热,明目,清心。可酱可腌。┅┅中寒者(寒底)勿食。熟则色赤,味甘性平,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即是说瓜熟色赤,苦味减,寒性降低,滋养作用显出,与末熟时相对而言,以清为补之。其实吃苦瓜以色青末黄熟时才好吃,更取其清热消暑功效。
苦瓜味苦,南方人多食为蔬。夏秋间都可吃到苦瓜,用作配茉佐膳,只觉可口,不觉其苦。中国粤人以苦瓜切片,晒干贮存,作药用,此即治暑天感冒之苦瓜乾也。
用苦瓜做家常菜式,如"凉瓜炒田鸡"、"凉瓜排骨"、"酿凉瓜",皆滋味隽永。但江浙人不懂得品尝,少吃苦瓜。两广、福建盛产苦瓜,外省则每作盆栽欣赏。
苦瓜以味得名,苦字不好听,粤人又唤做凉瓜。苦瓜形如瘤状突起,又称癞瓜;瓜面起皱纹,似荔枝,遂又称锦荔枝。
性味、归经:
苦,寒。归脾、胃、心、肝经。
功效:
清热祛心火,解毒,明目,补气益精,止渴消暑,治痈。
【 在 delIguazu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
--
FROM 171.12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