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几段梅新育的文章
苏联解体之后,独立的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得以独享本地油气资源开发收益,在21世纪前10年的初级产品牛市中,他们貌似因为无需在全苏范围内分享这项收益而受益不浅,但代价是收获了更严重的资产泡沫、制造业衰亡、收入分配失衡、社会矛盾等问题,更承受不起经济波动的冲击,更因此孳生了某些政治能量强大的寄生性社会阶层,难以推进必要的经济社会改革。其制造业衰退之严重,以至于哈萨克斯坦地方政府在筹备石油资源枯竭后的替代产业时,连碎石厂也被视为“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
就在国际市场油价雪崩的2014年的11月8日,哈萨克斯坦国家新闻发布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克孜勒奥尔达州州长克热姆别克o阔谢尔巴耶夫在会上介绍,该州石油储量为1.26亿吨,年开采量1000万吨,主产区库姆阔勒区原油开采也仅能维持10—15年,预计石油资源将在10—15年内枯竭。为此,克孜勒奥尔达州着手实施几个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发展计划,如计划建设陶瓷厂、橡胶产品生产企业、诗耶勒县碎石厂、组建咸海盐业股份公司,并加快农业发展,增加栽培果树,大力促进园艺业发展,云云。
当我读到哈通社这条新闻报道时,我感到深深的战栗,这个苏联时期联盟中央重点投资工业化的加盟共和国,其工业规模曾经位居全联盟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独立之后不过23年,碎石厂就居然能被视为“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工业和科技水平衰退之深,由此可见一斑。在刊发于2015年的《资源诅咒和资源民粹主义》一文(《学术前沿》,2015-9(下))中,在全面分析了资源诅咒和资源民粹主义的表现、成因、影响之后,我作出了以下断言:
“如果说,苏联时代的中亚还有可能依托全苏市场和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加盟共和国的制造业而缓解本地产业结构的上述负面影响,依靠大国较高的宏观经济稳定性应对经济波动的冲击;那么,时至今日,作为独立的小国,中亚诸国已经不具备这样的有利条件了。在初级产品熊市期间,世人必将目睹他们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没前途的国家
【 在 bravestorm 的大作中提到: 】
: 它有啥工业化可去的
--
FROM 1.83.23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