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观不同。我觉得正是因为大环境不好才会有钱消费。
理由如下:近十几年来,大多数地方的人都把积蓄投入到了房产里。老房子换新房子,小的换大的。但是东北呢,好像没这个需求,因为年轻人都出去外地发展了,留下的人并没有改善需求或者因为不具备投资价值不会买房子。比如我一个同事,大庆油田子弟,我跟他回过一次家,他父母都是炼油厂员工,还住着当年单位分的宿舍楼,又小又旧,家居没法看都是上个世纪的。但他们一家给我的感觉都是大方、不差钱,那么是否可以假设,这么多年的收入都消费了。
反观我是河北中部农村人,父母这辈子省吃俭用,但是老家的房子却翻盖了三次;我工作十余载,从日常消费看怎么都像个穷屌丝,但却在北京混到了有车房无贷。这么说倒不是凡尔赛变相自夸,是周边人都在这么做,随大流。我们那但凡是个体制内的人如教师等,一定会向上争取改善环境,比如农村去县城,比如县城去省城,地级市去一线等。即使普通农民,也会不断改善硬件,翻新房子,置办家当等等。
【 在 sylotto 的大作中提到: 】
: 钱从哪来啊?东北经济大环境那么不好,个人还那么有钱?
--
FROM 114.2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