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昆玉市,4万多亩沙漠小麦陆续成熟开镰收割。当地探索“良种+良法”的沙漠农业种植体系,助力小麦增收。
在新疆昆玉市玉泉镇一处两千多亩的麦田里,几台大型收割机正抓紧晴好天气进行抢收作业。
小麦种植户李国江称:“每天收割800亩,预计3天收完,亩产700公斤,今年的收益很理想。”
这些种植冬小麦的土地曾是沙漠边缘典型的沙化盐碱地,有机质含量低,风蚀沙化严重,保水保肥能力差。新疆昆玉市农业部门和北京援疆科研团队共同合作,构建起“良种+良法”的沙漠农业生产体系,破解沙漠种粮难题,让四万多亩沙漠变成了麦田。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研究员高建刚称:“引进适合南疆沙漠地区的抗旱、耐盐碱的小麦新品种,然后通过播种期缩行增密、全程水肥一体化管理,达到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三要素的协同增长,最后形成小麦产量的稳步提升。”
据了解,新疆昆玉市冬小麦收割工作目前已超过八成,预计将于6月底全面完成收割。
【 在 debi 的大作中提到: 】
: 种更少需要水的其他农作物不好吗?比如小麦、玉米、土豆?
: --来自微微水木3.5.16
--
FROM 218.6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