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就是局限于鲁西南吗?你不会不知道济宁在哪里吧?
【 在 meza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笑,对照宋元故道决口数据,再编一次好么?就溢地点的分布情况来看,大约在泰定年间,也就是 1324 年到 1328 年这段时期,能够划分成前后两个阶段。早期决堤泛滥之处主要在汴梁路区域内,大概相当于如今河南省以开封地区作中心,涵盖西到荥阳汜水镇,北达封丘与延津,东到民权和柘城,南至漯河市与项城的范围。决溢之处常见于封丘、原武等地,在汴、涡、颖三股分流上,后期北边决口增多,濮阳等多地先后成为决口与筑堤之所,曹州境内尤甚。那时会通河虽已开通,但北边常决堤冲坏运河,所以元代漕粮主要靠海运。至大时有人预言黄河会北决如从前冲巨野、梁山般。泰定后真如此。大河南北岸的地势有着极大的高低落差,南岸比北岸大概高八、九尺,河常向北决口,所以就让南岸缺口不堵,任其分水。其后时而往北决出,时而往南决出,“往南到归德等地,往北至济宁这一地带”,连续多年造成危害。
: 1344 年即至正四年时,黄河于曹县白茅堤北边决堤,致使豫东和鲁西南各州县都被水患侵袭,洪水顺着会通河与北清河,在河间、济南等路地域泛滥开来。这也是造成元末大起义的那次治河的肇因。贾鲁主持治河的结果才是明清故道形成的原因。
--
修改:pingguofei FROM 61.48.20.*
FROM 61.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