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感觉增程式才是方向
没错,就是你说的这个道理。所以未来混动只能在中低端车型混,中高端是打不过增程的。也就是说比亚迪的技术优势其实非常不稳固,股价有被高估的嫌疑。
【 在 klm1994 的大作中提到: 】
: 宋dmi四驱高速一样也要7.5左右的油耗,和增程式的问界m5,有啥区别?
:
: 也就是说,你所谓的那么先进的技术根本没起到啥作用啊,还增加成本和故障率。
:
: 我算是懂dmi所谓的油耗低是咋来的了,全部建立在低配的基础上,小电池、单后驱、整车重量低,可不是能省油吗,但是一旦对配置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BMH-AN10」
--
FROM 114.254.1.*
华为增程器热效率41%,比亚迪那个最高43%。这都是理论值,实际上基本差不多。
【 在 HBaiBai 的大作中提到: 】
: 热机不可能95%啊,热力学原理。发电厂都不行。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BMH-AN10」
--
FROM 114.254.1.*
说了是理论值华为增程器大多数时间都可以维持41%热效率。比亚迪那个不行,所以实际热效率差不多
【 在 w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 2%的差距很大了,丰田最高也就到43%吧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BMH-AN10」
--
FROM 114.254.1.*
肯定是哪里算的不对。问界m5高速也就6-7个油耗,比亚迪最可以对标的唐dmp也就这个水平,绝不会大幅领先问界。
【 在 w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 工况不一样,增程器是定速转动,还要乘以电机的88%的效率,dmi是可以直驱车轮的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BMH-AN10」
--
FROM 114.254.1.*
综合油耗达到国家那个4.5的标准太简单了
【 在 qzzidane 的大作中提到: 】
:
: 限制这条路线发展的核心因素不是用户对油耗敏不敏感,毕竟买30+以上车的车主,一个月多千八百块的油费并不算啥。
: 而是国家标准在那里,如果增程式在2025年达不到工信部的油耗标准,那么是不能继续生产了,所以增程式只是没有技术积累的厂商的短期过渡方案,这个期限就在2025年。
: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BMH-AN10」
--
FROM 221.216.116.*
他那个车多大,你也不看看。而且理想技术不行
【 在 qzzidane 的大作中提到: 】
:
: 理想L9自己宣传的是5.9L/100KM,离得还比较远。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BMH-AN10」
--
FROM 221.216.116.*
而且我觉得国家这个标准并不合理,早晚得改。因为增程车都有大电池,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纯电行驶,用油的场景并不多。实际的油耗很低很低。没道理对油耗要求这么高
【 在 qzzidane 的大作中提到: 】
:
: 限制这条路线发展的核心因素不是用户对油耗敏不敏感,毕竟买30+以上车的车主,一个月多千八百块的油费并不算啥。
: 而是国家标准在那里,如果增程式在2025年达不到工信部的油耗标准,那么是不能继续生产了,所以增程式只是没有技术积累的厂商的短期过渡方案,这个期限就在2025年。
: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BMH-AN10」
--
FROM 221.216.116.*
说的是新车平均油耗4升,没说超过4升就不让生产吧?反正我没看到。如果硬性规定,那几乎所有中大型燃油车都要停产
【 在 qzzidane 的大作中提到: 】
: 插混增程都是同样的测试条件。只是插混在低速效率和增程接近,高速上效率高于增程,所以理论上油耗要比增程低,更容易满足2025 百公里4L的标准,所以是未来的主流路线。增程发展了十几年了,如果2025年满足不了百公里4L的标准,就不能继续生产了。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BMH-AN10」
--
FROM 123.119.72.*
这销售得开除
【 在 chim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 咦,我周日试驾m5,销售和我说增程器在任何情况下不会给电池充电,只驱动电机。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BMH-AN10」
--
FROM 123.1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