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增程式高速为啥比混动差?
不知道。
也许是我驾驶习惯不好吧。
我两部油车都是高速比工信部油耗高不少,市区就不谈了。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工况,普通油车跑高速比工信部省油,混动跑高速比工信部费油,你不是老油车主吗,这点认识都没有?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8 Plus」
--
FROM 115.197.191.*
M5,3.2KW/L的发电效率,按90%电动机效率,总效率是32%。
直驱传动没有98%,AT有95%就是超级好了。
宋plus热机最高38%,传动95%,合起来36%。
这也就差10%多一点。工况稍微一变,差距就到10%以下了。
【 在 linyi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功率发电机效率到不了90%,电机控制器和电机组合效率90%,这叠加起来就20%的损失了。直驱传动就是齿轮传动98%的效率。
: 那么多做混动的,这个账都不算,还研发混动干什么,队伍解散了从淘宝上花千把块钱买个增程器给电三轮改造吧。
--
修改:hidenfly FROM 115.197.191.*
FROM 115.197.191.*
我觉得应该这样,不过俺是外行:
增程:1升油-发电机-3.2KWH电能-电动机-2.88KWH动能-轮子
直驱:1升油-发动机-3.4KWH动能-传动轴/变速箱-3.23KWH动能-轮子
【 在 kett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去把增程式的全能量流从头到尾捋一遍,就会发现能量损耗不止你想的这么点了,你以为车厂工程师都是傻子么放着简单高效的方案不用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8 Plus」
--
FROM 115.197.191.*
我觉得混动车强在性能。
混动车更像是油车加了一个电动机/电池来增强性能。
驱动复杂性高于油车,性能强于油车。
而增程车是电车加了一个增程器。性能强于电车。
【 在 salsal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增程在高速时存在明显短板,插混解决了这一短板,增程式没解决。
--
FROM 115.197.191.*
变速箱/传动轴,和相关底盘技术肯定是要淘汰的。
过时的武功了。
弯道超车超的就是这个。
【 在 salsal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插混这些也都有。
: 增程式要想克服高速性能的短板,必须给电机加变速箱,哪怕2级变速也行。
: 不过这样一来,复杂性也高了,不如把2级变速直接给汽油机加上,再改个动力源2选1,这就变插混了。
: ...................
--
FROM 115.197.191.*
这个可以有。
搞个AI跑一跑,应该可以设计一个不错双电机策略出来。
【 在 salsal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可以绕过去,双电机
: 两个不同工况的电机同轴驱动。
: 爱国厂真有担当证明自己高端,就花钱弄这个,而不是买通水军使劲吹。
: ...................
--
FROM 115.197.191.*
这个是典型AI场景,根据不同输入参数,
可以自动算输出结果,然后自动判断好坏。
【 在 salsal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AI都是扯淡
: 都是挂着羊头卖狗肉
:
: ...................
--
FROM 115.197.191.*
再配合10亿人住址大泄露。
再来点银行人脸信息。
到时候特斯拉输入一个人名就能找茬撞人。
【 在 salsalo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收集数据吧,特斯拉也在这么干
: 驾驶习惯,路线和街道路况
: 用提高效率就是幌子,想干什么心知肚明
: ...................
--
FROM 115.197.191.*
刚在抖音上看一视频。
说中低速亏电油耗,百公里,M5只用5个,魏派要9个。
看来混动主要优势是在高速上。
不过中低速亏电模式,一般人也遇不到。
在城里,就该有电。
【 在 linyi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直驱不是AT,AT适应发动机各种工况,有自动换档机构损失,还有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损失。
: 直驱只有一档,单齿轮传动效率最高99%。直驱和先发电再驱动的增程相比,比较的是发动机输出端到差速器这段传动路径,一个是发动机通过齿轮连接,一个是发动机带发电机有损失10%,发出的电经过变频变流等功率控制单元损失5%以上,电动机将电转成驱动力,再损失5%以上,这个差距是非常大的。不大的话比亚迪闲得慌要加上直驱。
: 现在工况能耗差别不太大的主要原因是工况高速行驶比例很低。在轻卡这种市内运用为主速度又慢的场景,比亚迪DMi就取消了直驱。天天跑长途的大货车为什么几乎没有混动的?因为人家很少进市内,长途跑高速为主,本身效率就非常高。
--
FROM 115.197.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