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论每月销量,弹匣电池也有纯电刀片的1/3以上了吧,也没烧过
这是损人不利己啊,别家肯定不会做的。
【 在 w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刀片完蛋了,byd也就完蛋了,这个策略是没错的
:
--
FROM 120.245.130.*
弹匣电池没有锁过电。
【 在 Bianconero 的大作中提到: 】
: 偷偷锁电的是哪家啊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YA-AL00」
--
FROM 120.245.130.*
Aion全系,包括Y、Vplus、Splus、LXplus
【 在 huankuib 的大作中提到: 】
: 弹匣电池有哪些车?
--
FROM 120.245.130.*
我说的是「纯电刀片电池」,大约可以除以2。
【 在 myspace1939 的大作中提到: 】
: 7月弹夹销量2.5万,刀片电池15万,算存量的话,刀片是弹夹至少7倍
--
FROM 120.245.130.*
已公布的数据里,纯电从没到过8万,6月最多了,也才69544,7万都没到。
【 在 myspace1939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也不止,刀片纯电销量8+万,弹夹也才2.5,存量差距更大
--
FROM 120.245.130.*
6月2万4啊,7月也没比6月多多少。
【 在 myspace1939 的大作中提到: 】
: 7月会过,6月弹夹也没这么多啊
--
FROM 120.245.130.*
你这是搅浑水啊。
谁是第一个提出「将自燃从词典中抹去」的企业?你的抹去,是指着火率比平均水平低5倍么?
你家到处吹牛逼,还不让人反驳了?
电池都会着火,概率有高有低,这没毛病。
但你说你的电池永不着火,这就是虚假宣传。被人针对,那是罪有应得。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只有一个专门针对比亚迪兢兢业业搜集全国各个角落起火情况的ID群体,但是却没有针对其它品牌到处搜集起火情况的ID群体。
: 所以结果就是,在半年至少1280次起火情况中,你能看到的只是被某个群体在各论坛反复传播的比亚迪的51次起火,
: 这就是这个网络传播群体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51次同样手段的疯狂发帖顶帖,让你只记住了电池安全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276倍的比亚迪。
: ...................
--
FROM 120.245.130.*
低调个狗屁,王传福到处吹牛逼,什么「分分钟造出特斯拉」什么「将自燃从词典中抹去」。
【 在 chaodide 的大作中提到: 】
: 的确如此,比亚迪非常低调,讲究技术为王,宣传是次要的,媒体自然会觉得比亚迪很“扣”难免被嘞脖子。比亚迪出事都会被恶意媒体炒作。有些车企主要精力就放在营销上,只要赚钱就行,管什么技术呢。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媒体采访王凤英的时候,她说了一番话,大致的意识是“大家的技术都差不多,而长城的营销做得好,所以卖的好”。后果就是消费者成熟了,长城销量就萎了。很多新势力学会了长城、吉利的营销手段,而且过之而无不及,利用网络将营销效果放大十倍,赚消费者的钱这个目标又小了,上市圈钱成为它们的终极目标。那些新势力自燃概率比比亚迪可高多了,但是他们花了重金打点媒体啊,所以几乎都被掩盖了。当然特殊的情况出现特别是他们火拼的时候真像就捂不住了,例如某个以奶爸车为人设老总极度瞧不起技术的新势力,没想到一家更能造势的新势力进来了,非要给奶爸车注入灵魂,因为大家都是靠宣传吗,不能让奶爸车吃独食啊。所以最近奶爸车企业被搞得灰头土脸,什么断轴自燃都爆出来了。
: 好的就是好,不行的就是不行。注重销售的小聪明注定只能赢得一时而丢弃了未来。中国面临强大的外国汽车工业竞争对手,不踏踏实实做事,只是靠销售手段注定要落后,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依靠比亚迪这种求实创新做事的企业。有些新势力包括老势力看到比亚迪赚钱就眼红了,它没看到比亚迪做了多少事冒着多大风险,它们不但没有向比亚迪学习踏实做事的作风,反而对比亚迪出现的问题恨不得踩死,这些新老势力无耻。
--
FROM 120.245.130.*
给个链接?
【 在 w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提了,放过几次火了,其中一次还被监控拍下全过程传网上了
:
--
FROM 120.245.130.*
弹匣电池起码没有提出「将自燃从词典中抹去」
【 在 rockthink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专业的回复,那么请教大佬,弹匣电池算不算噱头?
--
FROM 120.24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