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电车发展确实超出预期
我11年就从事锂电,那时候碳酸锂3万多一吨,周围整天喊着弯道超车,但是信的人太少了,反转其实发生在16年左右吧
【 在 chrome2000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第一台电车是2016年买的,渣淮iev4
: 花了7w,当时主流都是150公里的破车
: 什么知豆,北汽ev150之类,没人看得上,当时买电车也只是想占个号。没想到短短5年的时间,国产电车都已经做的非常好了,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
: ...................
--
FROM 124.127.1.*
正极材料
【 在 census 的大作中提到: 】
: 具体是哪个方向啊?一直很好奇锂电的发展方向,方便畅想一下么?
--
FROM 60.247.92.*
有没有注意到,有些产业西方做不来,这个跟民族人种特性有关
锂电、光伏、大规模半导体制造,这些行业普遍只能在亚洲尤其是东亚才能发扬光大
他们的特征是产业链条超长,比如锂电的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PACK到应用,
比如光伏的硅料加工、制片切割、PN结形成/涂布、丝网印、选片测试、封装、安装。
这些行业的特点是需要大规模的人群协调
好比2008年开幕式上2000人一起敲鼓,黄种人觉得稀松平常,西方的震撼你是无法理解的,西方人内心很清楚别说2000人步调一致,要把欧美、非洲200个人凑一桌,大家七嘴八舌干一件事都费劲。
【 在 Hudson57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内不能盲目乐观,西方盯上这一块,发展也会很快
--
FROM 60.247.92.*
产业链条长决定了适合东亚人来做,难听点说,适合奴性文化强好管理的群体做。
飞机、汽车产业链是欧美做的好,只不过他们起步于东亚崛起之前,
锂电光伏半导体都是东亚崛起之后的这种产业绝不会给欧美人机会的。
欧美通过各种汽车业安全标准、认证、专利锁死飞机、汽车产业链,就是深知玩大规模产业链高效协调绝对玩不过东亚
看着吧,欧美的汽车产业链首先完蛋,然后是飞机。
【 在 tgftgf163 的大作中提到: 】
: 跟产业链长短没关系,电池和光伏产业链再长,也没有飞机产业链长,更主要的是,欧洲人现在太注重享受生活了,没有斗志了,每周35小时工作还不满足,还想争取更短的工作时间,在他们有积累或者建立门槛的行业,比如汽车,飞机,奢侈品等他们还能继续吃老本,新产业他们都不行,比如互联网,新能源,AI等
--
FROM 60.24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