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没感觉仰望的技术很牛啊
你所说的防水,是指底盘电气系统绝缘防水,还是指座舱密封、可以保持长时间浸在水中但座舱内不进水?
如果是指前者,现在很多电车都可以涉水行驶。如果是指后者,的确很有用,但是我想知道,座舱密封是一个很有科技含量、很有技术难度的事情吗?
或者说现有的汽车,能不能长时间浸在水里而保持座舱不进水呢,这个我确实不太清楚,因为也确实看见发水灾的新闻,很多车就是漂在水上而没有沉下去的,是不是说这些车也有座舱防进水能力呢?
【 在 rexxi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说4个电机牛逼,我说防水,当然你肯定觉得防水鸟用没有。
:
--
修改:yehorse FROM 120.245.130.*
FROM 120.245.130.*
是的,创新为营销服务。
【 在 mmx171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需求就创造需求,能吸引眼球就成功大半了
--
FROM 120.245.130.*
所以是怎么淹死的呢?是不是在错误的时机打开了车门,导致车内进水淹死的呢?如果一直不打开车门,是不是就不会被淹死呢?
【 在 rexxie 的大作中提到: 】
: 汽车开到河里面淹死驾驶员的例子很多啊,还专门出节目告诉大家什么时候能够打开车门呢。
:
--
FROM 120.245.130.*
说明座舱密封做得不行,不过是不是所有车都这样呢?还是说有一些车的座舱密封性可以做的相对好一些呢?
【 在 rexxi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开门,水也一直往里面灌,只有2个timing,一个是刚掉下去时,一个是水到车门顶部时,憋一口气开门上来。
:
--
FROM 120.245.130.*
所以究竟座舱密封的难点在哪里?我不太理解,我觉得应该没有什么难点吧。这个甚至低于底盘电气系统防水绝缘的难度。
【 在 rexxi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得好也就是漏得慢一点,估计可以起天窗逃跑
--
FROM 120.245.130.*
比亚迪的确是把电驱动的技术做到极致了,但是他创新的方向错了,这不是车主的刚需,比亚迪应该把研发的精力放在自动驾驶上面,放在防止碰撞上面。
撞车才是车主日常面临的最大的安全威胁,而不是什么爆胎或者是被水淹。
【 在 w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byd也是,把这几种技术做到极致了,才能实现这些新功能
:
--
FROM 120.245.130.*
这就不清楚了,要说造船人家不也是规模制造吗?
要说造车,就比亚迪仰望着价格,估计销量规模也上不来,而且以仰望的售价,裹住这个成本的增加应该轻轻松松。
【 在 rexxie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点是可靠的规模制造吧,总不能为这个功能花太多成本吧?
:
--
FROM 120.245.130.*
我专门查了一下,确实之前有硬派越野车是可以做到超过1米的涉水深度的,这种车一般把发动机的进气口通过管子作高,挂到前档风玻璃顶上。
普通车因为成本原因,再加上发动机进气口位置比较低,所以一般就不做涉水密封设计了。
【 在 googlestyle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天泡水木有信息去质疑船夫?
--
FROM 120.245.130.*
只有军队会配备,军用有市场,民用没有。
【 在 smthhz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记得几十年前就有水上汽车了,可是没啥市场,也许是因为这个真没啥用吧,如果从几米高的岸上几十公里时速直接冲到河里还能继续开感觉还有些用。
--
FROM 120.245.130.*
装个螺旋桨和方向舵是高科技?
【 在 flybo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恐怕真不行
: 如果做不到四轮独立驱动,连前进都很困难
:
--
FROM 120.24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