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一波造车热可能已经到了尾声
1.理想技术积累极低,看不见的地方极省,这不是长久之道
2.蔚来苟延残喘勉强维持,5款车跟当初2款车销量差不多,没有上升能力
3.小鹏已经掉队
4.小米来晚了,抢不到食(指资本)。小米卖出10w20w又如何?资本不会再来一遍
5.五菱神车还是传统打法,低成本优势,没有出路
6.上汽基本脑死亡,瞎折腾,分几天合,合几天再分,能变出花来?
7.大众想搞新的电动朗逸,价格上去打脸id系列德国爸爸会不高兴,价格下来自己又做不到,难啊
8.其他不了解的不提
9.唯一确定的大趋势就是byd一统江湖,必将成为与丰田大众特斯拉齐肩的企业。
--
FROM 58.33.43.*
这里面小米是蛮可惜的,他家是真想做点东西、有所作为,甚至在搞低成本车走量做利润。但是来晚了。
现在看起来情况最好的理想,圈里人反而是最鄙视的,以做产品的方式做车,一个功能能被用户感知就要,不能被感知就不要。看得见的地方狠花钱,看不见的地方一毛不拔。
品质上肯定是上汽的最好,做的太实在了,所以成本低不下来,性价比拼不过市场上卖不出去。老板成天教育你们要讲故事啊不要堆配置啊……
【 在 TrinidadSeal 的大作中提到: 】
: 总得允许人有不同口味偏好嘛,全国一盘棋大家都喜欢一个牌子这种事很难的。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58.33.43.*
一开始就敢于做小车做微车,比较佩服,规划就是靠卖车盈利而不是靠二级市场套利。一直在挖五菱和上汽的人。
【 在 zyzx77 的大作中提到: 】
: 小米也许不晚,京东淘宝看似已经垄断上下游全部,大部分一线城市的人没想到绝大部人还在下下游,拼多多反倒又超越京东淘宝总和的趋势,甚至抖音快手这种被部分人认为是智障团的电商平台都异常火爆。
:
--
FROM 58.33.43.*
应该只有型谱计划还没找到人立项
春节前在挖总工
【 在 zyzx77 的大作中提到: 】
:
: 路试的只见过一款BorC级轿跑,还没见到过其它。
--
FROM 58.33.43.*
国外卖得多。
【 在 mchh2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不是把五菱算上了?如果不包括五菱,上汽新能源国内才多大点销量,怎么赚钱?
--
FROM 58.33.43.*
上汽的感觉就是个国家机构,国家战略是啥就做啥,能赚点钱也是顺带的
搞电车最早,搞出来国家说可行!大家哗哗的进来赚钱
搞出口也是,法规营销体系都搞好,甚至造船都造好了,证明可行!大家哗哗的进来赚钱
一带一路国家很多其实没有盈利前景,大把的砸钱建立销售体系,大把钱做海外车型,怎么算都算不平强行平掉,有的国家出口一辆车账面赚几百块钱其实都亏的
现在搞智驾搞车用高算力芯片,也都是一样路子,没产品就上百亿的砸钱。
【 在 tedxyz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国外的销量都超过1万。。。
--
FROM 58.33.43.*
起码vw家是真没东西,连计划都没
【 在 youyuan715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希望燃油车巨头也这样想,真的,我希望它们千万别搞电动车
: 这样皆大欢喜,你们高兴,我也高兴
:
: ...................
--
FROM 114.85.156.*
hw造车是不行了 等下一波智驾
其他搞智驾的是攒出来的,比如高精地图找百度买高算力芯片找地平线激光雷达找谁整车找谁……hw家里都有或者都能做,它连高精地图资质都有!再积累几年可能会有爆发。
【 在 nksalut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势力肯定会活一个的,蔚小李如果都不行的话只能看华为行不行了。
--
FROM 58.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