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同意某大V的观点,随着电车销量的暴增,充电不便的车型品牌会遭
【 在 AD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如某年销百万的品牌,如果车主没有固定的私桩,只能国网、星星、小桔到处流浪,有一定概率遇到坏桩或者兼容性差的情况。
: 有自营桩体验就好很多,特斯拉、蔚来、小鹏、极客在这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大,从布局数量和密度讲,也是这四家规模最大,不过特斯拉最贵,一般要2元一度。
专业的公司做专业的事,充电桩还是交给专业的运营公司比较好,最终无论是造车还是充电,都是要盈利的,想盈利就要有规模效应,从这点来说,保有量最大的那家,想在充电体系盈利也不难。
只不过从现在看,自建充电体系对销量的正向作用有限,而且这种事情,直接控股现有的充电桩运营公司,让控股子公司去做成本更低
--
修改:l6030 FROM 111.203.168.*
FROM 111.203.168.*
【 在 mchh2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充电桩就像新住宅区配套的商业,是没法赚钱的,目的是吸引你买房。
: 要是没有合同限制,开发商宁愿把地免费还给政府,也不愿意建商业。
: 这个和中国人习惯一锤子买卖上花钱,不喜欢日常花钱有关。
: ...................
现在有很多第三方充电桩公司啊,目前都是融资亏钱做,最后肯定是要做整合的,有规模效应以后就有盈利的方式,不一定是充电收费啊,做广告也可以啊
房地产我不了解,万科物业配套的万科广场都是亏钱的嘛?
--
FROM 114.254.0.*
【 在 mchh211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让万科只盖商业,不给它住宅用地,你看他干不干。新开发区的商业都是为了卖房配套的。要不和住宅打包卖给开发商,要不政府赔钱自己建。从长远来看,充电桩应该能赚钱,短期没戏。
关键充电桩的玩法和房地产不是一回事啊,你拿房地产的模式去套充电桩也不合适啊
玩充电桩的民营资本走的是互联网的路子,跟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丰巢这种是一样的,一开始都是拉投资,烧钱做市场,后面资本会做整合,打包上市圈钱,最后剩下一两家,想盈利其实也不难
你只把公共充电桩看成是车的附属,但其实这块是可以独立做成一个产业的,就跟运营商和铁塔公司的关系一样,如果第三方的充电桩运营公司能整合起来,把充电桩铺开,只要用户规模能上去,APP端的导流和广告可能比充电费还赚钱
--
修改:l6030 FROM 111.203.168.*
FROM 111.20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