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增程技术不是理想昙花一现的原因
如果是的话
问界的增程也应该成功
所有做增程的都应该成功
实际上问界失败了
所以到底是什么让理想能够像现在一样昙花一现
我为啥要说昙花一现
因为在我分析完原因之后
你们就知道很快他们就成为历史
6座市场是一个细分市场
价格便宜的六座以前是汉兰达占据
这一块市场相对于主流市场其实不大
但需求与供给倒挂
理想是没有啥自己的核心技术的
他家选择增程器做第一代理想丸是很蹩脚的
第二代马马虎虎可以用了
这些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选择了这个细分市场
然后为这个细分市场投入最多的资金分配
把内部的舒适度做到顶
供家庭师奶奶爸们使用
放弃驾驶感
聚集城市与郊区体验
这是它成功原因
问界并不懂这些
为啥说理想会昙花一现呢
因为大厂们对这样的细分市场动作可能没那么快,为一个细分市场不是他们主要任务
无论是国内厂商还是合资厂商
他们要抄袭这种路数没有任何门槛
然后价格也卖到30到40万之间
这太容易了
甚至可以价格更低,做工更好
因为理想的车的成本很低压根不值钱
内饰是最便宜的提升做法
增程的高速油耗8个
底盘也差
辅助驾驶也烂
每一家插混都可以比理想做的好
只是需要内部堆更多料
这些没啥难度
不是核心技术无法突破那种
所以理想很快昙花一现
这是我的预测
有不同意见可以讨论
用不着激动口吐芬芳
--
FROM 113.110.230.*
普通消费者不会去关心技术
他们关心的是他们获得什么
厂家即使讲技术也是想要向消费者传递暗示他们会获得更多
高速8个油是理想销售和我说的
悬挂软,高速过弯人会被甩的东倒西歪是我试驾体验的
加速性能在亏电下多两秒是销售告诉我的
这种产品的唯一竞争力就是他们说的6座
内部舒适型
但是这些竞争厂家太容易实现了
问界是没有闹明白这些
以为他们也上增程
吹科技吹华为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就能成功
其实目前自动驾驶还远不行
智能座舱就像你一样讲技术
讲技术没卵用啊
用户讲他能得到什么
【 在 touareg (Wir mü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要说说空间、驾乘体验也就算了,说技术就太勉强了,你没这个判断力。你还是多读点儿书吧,至少先把高原发动机动力衰减之类的常识盲区补上之后,再来说技术。
:
: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如果是的话
--
FROM 113.110.230.*
我讲增程技术
将的是增程不是理想成功原因
凡是那些钻技术牛角尖的最后都死了
问界的思路和你如出一辙
他们的产品经理与工程师大谈什么智能座舱
大谈什么自动驾驶
然并卵
用户并没有从中获得他们想要的部分
钻技术牛角尖的问界死了
懂用户需求的理想活了
但是用户需求洞察大家抄袭起来远比技术快
而且还没有门槛
这就是为啥理想会昙花一现的原因
【 在 touareg (Wir mü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的题目是在说增程技术。
:
: 另外,理想买的好,正是因为产品的综合用户体验好。
--
FROM 113.110.230.*
它的综合体验并不好
而是他们果断舍弃一部分核心驾驶体验
将这些节省出来的钱全部砸到内饰内部功能上去
狂放大这部分的功能
抓住用户的需求
放大某个部分
这与法国的雅高酒店的做法类似
但是华为那个傻大黑粗与你类似
他们完全不懂这些
所以他们死了
【 在 touareg (Wir mü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的题目是在说增程技术。
:
: 另外,理想买的好,正是因为产品的综合用户体验好。
--
FROM 113.110.230.*
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不会关心技术
他们关心他们实际获得什么
如果他们关心技术
那也是想要核实他们获得的部分靠谱不靠谱
对这一部分城市或者附近郊区活动为主流的用户
一年偶尔开个一千公里长途消费者
油耗10个确实问题不大
所以我说抓住细分市场用户特征很重要
【 在 Elric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车的消费者不会关心技术,
: 同样也不会关心"高速油耗", 高速8-10完全可以接受, 更何况非高速可以为0, 综合也就是5(具体看用电比例).
: 不是关键因素.
:
--
FROM 113.110.230.*
你说错了
用户体验好包括驾驶体验
理想在驾驶体验方面很一般
在内部功能上面比较突出
驾驶体验需要更多资金与技术支持
想要短时间突破毕竟难
但是内部那些功能实现没有门槛
太多集成商与合作伙伴
太容易抄袭了
【 在 touareg (Wir mü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逻辑是:1 理想只有用户体验好的优势; 2 产品的用户体验容易被抄袭; 3 综合1和2所以理想很容易被抄袭和超越。
:
: 是这个逻辑吧,呵呵
:
--
FROM 113.110.230.*
对于图那样的消费者
我以为他并不属于城市郊区混的人
他也不是师奶
他的特征与这辆车面对懂消费者特征完全不相符合
他需要的是硬派SUV
我不太明白他选这样的师奶车的动机
【 在 chaodide (超底)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就是抓住了目标客户群体是刚进城土老帽群体的心理,这些泥腿子天天去自助吃合成牛肉就天天吹牛逼自己吃的是高档货还有面子,觉得吃小份的料理私房菜不划算。
: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它的综合体验并不好
: : 而是他们果断舍弃一部分核心驾驶体验
--
FROM 113.110.230.*
所以啊
目标人群很重要
一年才开个1000公里高速,那就是师奶车的目标人群啊
但是师奶车堆内部功能门槛低啊
只要大家明白这种成功之道
人人都可以做啊
想要做高速油耗低的车
想要做性能车
可靠性高
驾驶过弯爽
做这样的车则很难
【 在 Elric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 的大作中提到: 】
: 假设油价8元,
: 每年高速1000公里, 高速油耗10个油, 800元, 高速油耗5个油400元, 差距400元而已
: 如果每年高速5000公里 (多数人), 差距也就2000元,
: 如果每年高速10000公里 (少数人), 差距也就4000元
--
FROM 113.110.230.*
不太明白你想说啥
【 在 touareg (Wir mü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逻辑是理想只跟跟其他增程车有市场竞争关系,跟燃油车、混动车和纯电车完全市场隔绝,不需要和这些车比较用户体验?
:
: 呵呵,这就是你的逻辑?
:
--
FROM 113.110.230.*
我想说的是理想成功和增程原因不大
否则问界不会死
【 在 Nijiuchuiba (Nijiuchuiba)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道你不是在用“技术”一说在说明理想不行?怎么别人用技术反驳你又说不会关心技术?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 在 TimeAndRiv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普通消费者不会去关心技术
--
FROM 113.11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