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电车是趋势,但是电费就是下一个能源垄断收割工具
要站在全国算大帐,机动车使用的汽油少了的话,国家能减少很多原油进口,节省一大笔外汇开销,变相等于多收税了。
电费关系到全国全社会的生产生活成本,涨电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当然,想通过涨电费来多挣钱,也不是什么难事,能力已经具备了,就看用不用。
【 在 logos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理解错误,民用电是国计民生,这是需要保障的,但新能源车就不一定了,汽油少了的话国家会少一大部分税收,这个只能通过提高电车用车成本来实现。如果电车占有率高到一定程度,对于充电成本就会提高
--
FROM 103.35.105.*
等电动车保有量成为乘用车的主流后,火电比例能大幅度下降,因为风电、水电的夜间的谷电能被电动车充分消耗掉,不用火电来削峰填谷了。
电动车相当于是几亿个分布式储能电站,白天放电晚上充电,正好能平抑社会工业和生活用电的峰谷。
【 在 dyatpk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都看不懂啊
: 我给你说详细点
: 工业企业电价补贴民电
: ...................
--
FROM 103.35.105.*
不光是个人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千千万万个个人也是在为国家整个电网的负荷均衡做贡献。
所以,大力发展电动车产业不光是汽车行业的意志,也是国家能源行业的意志。
【 在 cszhl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能源车的电池是储能应用的绝佳体现。
: 我在上海,白天民用电6毛钱一度,晚上10点后是3毛一度。
: 就应该提倡电车在10点后,电费低谷的时候去充电。充分利用峰谷电价。
--
FROM 103.35.105.*
你说的电网成本很高,包括住宅小区的电网扩容成本很高,这没错。
但是,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又不是做慈善的,都是要挣钱要被国资委考核利润和经营效益的国企,给住宅小区扩容电网又不是在做慈善,扩容后能挣更多的电费形成正向激励,为啥不扩容,为啥要跟挣钱过不去?
电车充电,现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居民区里单独拉线安表的私桩,一种是外边机构经营(含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自营)的公共充电桩,一种是居民从家里拉飞线。
这三种其实都非常容易把税收揉进电价里,在充电的过程中把税给不知不觉的收上来,前两种很容易,直接单独定价就行。
第三种也不难,结合家庭的阶梯电价,在电价的第二、第三、第四阶梯上把税加进去就行了。如果家庭的一块电表耗电量巨大,超出了第一阶梯(即合理的家庭用电量),那就可以认为是拉了飞线给电车充电,如果拉了飞线给电车充电,跟家庭用电加一块儿也没超过第一阶梯,那基本上相当于没怎么充电,不额外征税也行。
但是,这三种方式的征税一定要形成大致的均衡,就是私桩的电价<公共充电桩电价<居民阶梯电价,否则人民会自己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 在 logos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分类定价,这还很显然的,以后商业用电大幅度扩张,电网的成本其实增加很高,比如小区扩容等等,家用电那是没办法,政府民生,价格必须要低,政府补贴都行,但新能源车充电显然不是国计民生,肯定要分类,以前是几大油挣钱,以后几大油挣不了钱了,难道不需要电网挣钱?
: :
--
修改:kaka2w FROM 103.35.105.*
FROM 103.35.105.*
不用,没那么麻烦,在电价里抽税就行了
【 在 ylh0315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非对每辆车的行驶里程进行监控,别无他法。
--
FROM 103.35.105.*
这个特别简单,你看看南方电网和国家电网的财报就知道了,这两个二道贩子到底是挣钱还是亏钱一目了然。
【 在 logos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成本会分摊到电价,再加上消费税,你不会认为电价按照成本真的就该几毛钱一度吧。公共设施成本大幅增加当然那要提高价格,电网会增加价格,充电站个人投资更加会增加服务费,一个小区扩容可能需要几十万,那么理论上不应该增加到电价上么?
--
FROM 103.35.105.*
是谁告诉你炼油亏损巨大的,偶尔亏一次两次叫唤两声你就信了?
中石油 中石化都是上市企业,财报可以自己看,哪年不是赚得盆满钵满的
【 在 logos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公用事业报表上当然不用挣多少钱,都体现在流通环节了,几大油炼油也是亏损巨大,但相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估计难以计数,政府靠收税来活着的。
: :
--
FROM 103.35.105.*
光伏太阳能需要进口么 大风需要进口么
【 在 iTuzi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好像煤就不需要大量进口一样。作为一个产煤和发电大省出来的人,我不禁笑了。
--
FROM 103.3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