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比亚迪那个问题是不是对车主毫无影响?
在合规的情况下,厂商在一定的售价下将成本向哪一些方向倾斜,反应了厂商对产品的理解,也就是对消费者心态的把握,你是突出底盘调教,还是座椅舒适度,还是车架用料,如果70的用户不那么在乎底盘,更关心纯电里程,而一个厂商把成本更多用在底盘上,他不能说别的厂家偷工减料,如果所有的部件都用最高级别的,车价下不来。
如果现在常压油箱高压油箱都符合排放标准的情况下,一个才用高压油箱但是纯电里程少十公里,你是一用户,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案呢?
【 在 justthink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偷工减料的不会只在一个地方偷工减料
: 告他环保可能是因为这个石锤且敏感
:
--
FROM 36.161.238.*
我又不排斥高压油箱…我只是说不同厂家对汽车成本的控制策略而已。国内厂商都算是后来者,在起步的阶段,不能在所有方面全面开花,总是通过整体低成本,突出一两个方面来吸引消费者。在比如,外形模仿的众泰 比亚迪,发动机的奇瑞,也有号称三大件跟某品牌一样的合资厂家推出的国产车。资本技术一定的积累以后,厂家不转型死路一条,当然也有发展思路不太正确的最终销量不好。
【 在 spritesw 的大作中提到: 】
: 除了b其他都是高压
: b以后也换高压
: 你没得选了
--
FROM 36.161.238.*
家桩,为什么不直接买一辆纯电的呢?
【 在 touareg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桩充的电,是几分钱一公里;烧油发的电,是几毛钱一公里。
: 以上无法否认的事实,在你那居然成了“不客观”的证据,呵呵。你不跟我讨论,我应该感谢你。
:
--
FROM 218.106.82.*
你的问题也是啊,你列举一个特定的用车环境,来说这个对用户的影响比较大。对于那些拿dmi当油车开的人来说,这些根本不是问题,是吧?
【 在 touare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问题和主题有关系吗。
:
--
FROM 218.106.82.*
你说的是事实啊,本来一个车型的配置,就是要看厂商对用户的组成判断啊,能卖的多的厂商,一般来说满足更大群体的需求,一个车型不可能做到无限细分满足每一个潜在客户的需求。
【 在 touare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有一部分开dmi的,有家桩。这批人比例不大,但总数并不少。
:
--
FROM 218.106.82.*
这话说的,byd的筷子悬挂也一直是吐槽的点啊,也许byd的车,搞一个贵一点的地盘搞个pro max版,会有更多一点的客户。你看不上这个ID这个价位配鼓刹,可以不买啊,厂商会根据市场反应去做相应的调整,给普通车配上3D打印钛合金制动卡钳,销量也不会太好啊。
【 在 ble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说法其实和大众ID系列的鼓刹一个道理,要不你问问3yc的饭圈,大众这样做可好?
:
--
FROM 218.1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