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查了下碳罐的标准,神了
你说的美国第一代标准是50年前的?
【 在 test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1,美国强制加碳罐后的第一代环保标准,是汽油蒸发排放量小于6g每小时。b家的模型是行驶中每100公里蒸发1g汽油。
: 可见基础的汽油蒸发物理模型就有10倍左右的差异。这不是靠智能模型能弥补的。
: 2,当前国家标准,大约是汽油蒸发每两天0.3g,也就是说物理蒸发的汽油,最后允许泄露汽油占蒸发量的千分之一以下(按美国第一代标准评估蒸发量)。
: ...................
--
FROM 117.85.77.*
美国那个标准说的6克和比亚迪说的百公里1克,你觉得是同一个事情?
【 在 test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
: 但汽油蒸发量是汽油的物理特性,和年代关系不大。50年每小时蒸发20g汽油,现在每小时蒸发0.5g汽油?我不信。
:
--
FROM 117.85.77.*
这两个说的不是同一个东西,你为啥比倍数?
【 在 test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标准是说,碳罐处理后剩下不超过6g。
: b家说,按处理前1g计算。
: 我觉得基本的假设相差太远了。
: ...................
--
FROM 117.85.77.*
所以我首先问你为啥要用50年前的标准作参考,
因为不同年代,各种东西早就大变化了,
尤其看到允许排放的居然还比现在的吸收还大好几倍,更应该心中存疑,结果你把存疑的东西反过来拿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我不确定为什么,我能想到的,你不妨查查碳罐原材料有什么变化,那时候有碳罐么?
【 在 test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不是一个东西?
: 为啥碳罐输出的汽油,甚至比输入还高那么多?
:
--
FROM 117.85.77.*
比亚迪如果公布的数据属实,晃动蒸发量比静置蒸发量的倍数最激烈也就3倍(根据一般居民每天车辆停放时间,每天上下班市区均速和他一百公里行驶吸收量等估算),当然超过3倍的情况肯定也有,极少了,如果高速匀速,我怀疑只有一倍多,以上只是根据他的数据推断,想想也对,晃动其实没事,主要是撞到油箱壁上激起的浪花碎液滴才能比较大得加大蒸发面积,
【 在 test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我很怀疑b家有能力去预测碳罐中的汽油含量。别家都是花大价钱搞个探测器,b家一个预测算法搞定。要知道碳罐是有50多年历史的东西,早被研究透了。
: 按我的理解,汽油晃来晃去,它的蒸发量很不好评估,更别说碳罐了。查下资料,觉得更玄乎了。
:
--
FROM 117.8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