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大家记住一句话,增程就是落后技术,而且不省油。
正解。
电最大的优点就是把油去了,带着油的电不如好好用油
【 在 wangcity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家记住一句话,增程就是落后技术,而且不省油。
--
FROM 36.48.113.49
技术落后销量大,充分说明了市场不认技术,
争取用户不是靠更先进的技术,是忽悠
这不就解释了为啥国内这些搞车的不做技术,工程师没地位么
真的对盈利没啥帮助,谁来都行,好坏别人也看不出来,跟用户更说不清楚
不如多花钱做做表面文章,找个好的产品经理,把故事讲圆就好了,再雇点水军忽悠忽悠
【 在 spinag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为什么理想销量这么大?
--
FROM 36.48.113.49
你可以这么说,和我说的是一样的
如果消费者脑子里技术的差异都像你说这种异想天开
现在市场上的车就没有技术差异,
所以大家就比谁会忽悠更实惠嘛
和金刚钻瓷器活有关系么?
靠技术可能扔10年前都不一定能回本儿,靠骗可能一分本儿都不要就立即能成百万富翁
市场被骗太正常了,一直在被骗,但增程这个东西有问题
帖子留着看看5年后有没有增程就明白是不是骗人了
【 在 soe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做出来不认可的技术是啥好技术?
: 你把续航弄到2000公里充电10分钟价格10万元,你看市场认不认可你的技术。
: 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
: ...................
--
FROM 36.48.113.49
看一下电动车国内外的评估报告,电动车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大规模减少传动零部件和发动机那套气路、油路、火花塞一堆零件,系统里老化磨损的部件减少了很多,理论上基本可以做到免维护保养。增程这些东西一个不少,所以增程把电动车最大的优势给弄没了。
然后就是增程的使用场景,正常400+的里程,市内只要不开出租车,咋都没问题的(家里有桩),上高速里程折1/3,所以问题在高速上,两种情况:
如果老跑高速,增程配的发动机动力肯定不行,在高速上小马拉大车图啥呢?高速还是油车更合适,就丰田那些混动很好。
如果很少跑高速,增程器使用少,一方面发动机不用,开哪还都得背着,时间长了还得考虑发动机的保养,另一方面传统传动系统长时间不用燃油、润滑这些都可能出问题。
所以增程使用场景定位就有问题:适合油车的场景肯定混动好,适合电车的场景真没必要背个发动机到处跑。
现在电动场景很明确,家里有桩,主要市内使用或极短途高速,使用体验会很好。
不满足这个,想靠增程这个装置来补,根本补不了,也就是个心理安慰,增加整个一个燃油系统,用户喜欢那用户就是对的。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增程的问题是啥呢?
--
FROM 36.48.113.49
最终么,用时间来检验
【 在 PH07 的大作中提到: 】
: 技术领先最终也要体现在客户体验层面啊,否则不就是喊口号么。
--
FROM 36.48.113.49
客户的评判整天都在变,脑白金火了多少年,现在为挣钱真是把客户地位捧得天经地义的高,专业人士都未必评判的明白的事儿还客户?
比亚迪不用高压油箱燃油蒸汽泄露你客户能知道?那个因为有强制法规,没有强制法规的很多地方降成本客户怎么会意识到,前两天谁测那个速度表给你调低5km/h你能意识到?夸张点儿说,他不给你装气囊,有几个人能知道,只要祈祷这个车主别撞,或者撞完直接烧掉,唯一两个没弹的找媒体公关掉,短期肯定就没啥人知道没装气囊。
你要觉得车就是用一年的,你已经检验完了,这就是你的评判结果,你不能代表所有用户吧。按国家新能源车最少强制8年12万公里,用户对产品的评判咋也应该是这个周期。理想也就今年卖的好,能代表啥呢
【 在 PH07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终为啥需要时间检验,产品出来让客户评判就好,或者明确说一下先进技术带来哪些体验升级
--
FROM 36.48.113.49
你这个第一第二基本物理都不对
第一,跟油车一个赛道增程就更完蛋了,理想的增程是串联结构,你看现在谁家用串联结构,这个结构固有缺陷太明显,咋比都行,能量发电再电动,哪有效率可言?
第二,和发动机发不发电没关,能量是不是从油来吧?近似的
发动机功率=行驶阻力/电驱动效率/发电效率,发动机功率不够咋可能在高速上开?
理想高速上拉跨的报道一大堆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增程本来其实也不是和电动车同一个赛道,面向的主力市场也不一样
: 更多是纯油车的替代产品,增程和油车还有混动车比,结构更简单,维护难度更低
: 第二:增程车完全可以做到不是小马拉大车,因为发动机只发电,驱动完全靠电机
: ...................
--
FROM 36.48.113.49
去查一下10年左右或者更早混动的资料,包括教材,大量讲这个串联的原理
再看看现在除了理想,谁家用串联?
工程不是物理,不通用,工程讲的是特定场景的效益,大家做下来在乘用车上,串联这个结构综合考量就是没有竞争力。
【 在 jstest 的大作中提到: 】
: 潜艇包括核潜艇 本质都是增程 输出电动取消了变速箱 增程可能不是最好的驱动技术 但是并不落后
--
FROM 36.48.113.49
第一,你得和混动比,和油车比肯定是你这个结论,而且告诉你理想偷的就是发动机小马拉打车的鸡,你开的慢,理想省点儿油正常。
第二,为啥超速,理想120匀速扛下来绰绰有余那就是我瞎说,随便找个车开120和理想比,油车电车都可以,看看感受有啥差异。我没说加速的事儿,任何电车加速都不是事儿,我说的高速恒速行驶。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现在增程车型正在迅速增多
: 至于效率,因为工作策略的关系依然可以实现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 我之前的油车,2.0T四驱,1505公斤,常年均速21-22,油耗11左右
: ...................
--
FROM 36.48.113.49
技术上
其他混动就是高性能版油车,省油,性能更好。
电车就是没有发动机整个复杂系统,安静、加速好、保养省钱,但长途高速不行。
理想本质就是个电车,为了给你个心理安慰,挂个发动机,这么多人愿意用带发动机的缺点换心理安慰,所以说理想产品经理水平高,懂得消费者的心。
【 在 PH07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了半天也没说增程和dht或者dmi甚至纯电,在技术层面的差异到底在体验上带给客户什么差异。
: 恼颐教骞氐簦唐诳隙ň兔簧度酥烂蛔捌摇
--
FROM 36.48.113.49